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回复: 0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然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3-21 12: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说“这样,如此”。
       
          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有时“然”和“而”连用,“然”指代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和“则”连用,“然”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2、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等于说:但是您两位也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3、助词
       
          ①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蔚然,等于说茂盛的样子。
       
          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杂然,即杂乱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相当于说杂乱地在面前摆开的。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若听茶声然”,等于说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4、“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
       
          例: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以为然”,即认为对。
       
          也可以有动词用法,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例:成然之。(《促织》)
       
          “然之”,等于说赞同、认同这件事。
         
         
          说明: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资料是有学而思在线名师精选历年中考题目编写和解析。根据中考知识模块的分布,旨在让孩子用最少的时间突破最重要的得分重难点。希望孩子们利用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如果需要更多针对性的资料或者询问初三孩子的学习问题,欢迎加入17届学而思语文中考1群:308097340。加群请备注:中考网,点击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00:45 , Processed in 0.07056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