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十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5-5 14: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文必背知识点(十一)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知识点归纳:
       
          1、首联划线部分的的作用?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的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2、表明战斗的激烈惨状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赞叹壮士报国的志向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颔联写得“有声有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颈联中诗人为什么将地点设置在“易水”边?“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重”“寒”“不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内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渲染了一种悲壮色彩。“重”“寒”“不起”,突出天气的严寒和气氛的紧张凝重,反衬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7、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感激天子重用贤才的美德和以死报君的决心。
       
          8、诗中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举例阐述。答:如:“黑云”之“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甲光向日”之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燕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02:10 , Processed in 0.07684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