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1

如何科学用脑 让学习事半功倍?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6-7 16: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比较重,仅靠延长学习时间,往往不足以胜任,而且也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引导孩子科学用脑,使学习事半功倍。
          1.调准时钟
          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时钟”,即“生物钟”。生物钟,一般指一个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科学研究证明,科学地安排时间,合理地利用生物钟,用最佳的时间学最适合的知识,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孩子,把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放在以下几个记忆高峰期背诵: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6点到8点和临睡前1小时左右。在这几个时段背诵,更容易记住、记准、记熟、记牢。
          此外,有人又将人脑分为三种工作类型:一种是“猫头鹰型”,这种人像猫头鹰一样每到夜晚,脑细胞便进入兴奋状态,如鲁迅先生就喜欢在夜间挥笔著文。第二种是“百灵鸟型”,这种人像百灵鸟一样黎明即起,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像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习惯在凌晨3点投入工作。第三种是“混合型”,这类人全天用脑效率差不多,但一般情况下上午8点至10点、下午3点至5点效率较高。就整个人群来说,混合型人占90%左右。
          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正像安东尼罗宾德所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生物钟是一样的。”您的孩子具体属于什么类型,还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看别人家的孩子晚上学到很晚,成绩还不错,就也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学到很晚。
          2.合理用脑,减少脑疲劳
          人的大脑分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孩子在进行学习时,不同的学习内容,会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形成兴奋点。如学习语文时,就会在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形成一个兴奋点;学习数学时,又会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形成一个兴奋点。但如果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就必然会使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负荷加重,使得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如果能交错不同的学习内容,就可使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轮流工作,从而相对地提升学习效率。
          怎样才叫交错不同的学习内容呢?可以将文理学科交错进行学习,例如,可以让孩子先学习一段时间语文,休息一下,再学习一段时间数学;也可以将读写交错进行学习,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7-6-7 17: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3.劳逸结合
          不少家长都有一种错误认识: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收获就越大。其实,在大脑疲劳的状态下,人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等心智活动难以正常发挥的恶性反应。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持续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味延长学习时间而舍不得休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有些孩子通过喝茶、喝咖啡等方式,使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得不到必要休息,是得不偿失的。
          让大脑放松的方法其实很多。例如,要注意适当睡眠,如必须保证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建议孩子在晚饭后小憩一会;再如,敦促孩子适当到户外散步、慢跑,多呼吸新鲜空气,补充大脑养分等等。
          4.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
          科学研究发现,学习同一内容,如果只用视觉,就只能接受20%的信息;如果只用听觉,就只能接受15%的信息;但如果视听并用,就能接受50%的信息。这一发现表明,学习时五官并用,使大脑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可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有些知识不好识记,您就可以建议孩子一边读,一边写,一边背,效果会更好。
          当然,科学用脑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您多关注孩子的用脑卫生,使孩子在尽量少的时间里,就能够轻轻松松学习,高高兴兴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14:06 , Processed in 0.06853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