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回复: 3

中考"临门一脚" 最后一周有效提分方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6-12 17: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17年广州中考文化课考试将于6月16日至18日进行。在距离中考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如何冲刺才能有效提分呢?考场上,有哪些临场技巧,能确保自己不犯低级错误,该得的分一分不丢?为助力广大初三考生冲刺中考,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执信中学以及广东省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科的资深老师,支招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语文
       
          语文打头阵
       
          马到必功成
       
          错题要重做
       
          解题思路清
       
          基础选择题
       
          难度是病句
       
          诗歌鉴赏题
       
          重点再熟记
       
          作文是大头
       
          素材须备齐
       
          冲刺技巧:基础题错题重做+限时训练
       
          执信中学的王丽丽老师表示,语文是中考第一科考试科目,而前5题的基础选择题又是第一科的第一组考题,同学难免会紧张而影响答题正确率。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加强这5题的复习和训练。可将之前做的《广州市中考语文备考训练精选》中的题目,特别是错题再拿出来重做一次,限时训练,提高熟练度,力争将15分全部拿下。在这5题中,难度题是病句,中考出现率最高的句子错误分别是缺宾语中心语、缺主语或主语不统一、一面对两面、关联词位置、逻辑错误、句式杂糅,考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联系。背诵默写方面,考生要好好利用最后五天,将课内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全部再复习一遍。因为现在复习时间已经很紧了,所以不需要全部默写,但应该将句中的易错字单独拿出来写。在这10分里,难度在选择题,6选2,要特别关注有没有漏句、顺序颠倒的情况。填写部分,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四句来写,不要挑战难度。最后的附加分题,也应该全部填满,以策万全。
       
          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这两部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在《广州市中考语文备考训练精选》中有显现,考生应利用好最后的时间,把书的重点内容好好过一遍,特别是诗歌鉴赏,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一定要到位,例如诗人的感情,诗歌的主题,诗句所运用的手法。
       
          重点题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至于很多学生都比较发怵的现代文阅读要如何复习,王老师认为,经过学校老师一年来的训练,能力基本就确定在那里,在最后的五天里,学生能做的,就是好好回顾一些基本答题技巧,力争将题目回答完整,得到更多的分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学会用笔将重点语句进行标识,例如数字,例如重要的关联词,如“除非”“但是”“如果”等。做选择题时,一定要仔细对照原文,若出现过于唯一或肯定语气的句子,如“只要……就”、“只有……才”、“一定……”,要特别留意与原文对照。回答问答题,要找准答案的区域,使用原文的句子,并会使用小标号,分点清晰地将答案列出。文学类阅读,要好好回顾阅读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赏析语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里面的议论抒情句,多读几次,尽量摸懂作者的感情和文章主题。答题时,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例如去年中考最后一题:作者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什么矛盾。问题要问的是“矛盾的实质”,而不少考生最后回答仅仅是“矛盾的表面”。另外,在答题时尽量使用原文的句子,尽量往文章靠拢。
       
          作文攻略:要有一到两处细节亮点
       
          最关键的作文,在考前最后阶段,考生可以将学校发的一些范文好好研读,积累归整一下自己可写的素材,最好每个主题有一两个素材可写,例如亲情类、友情类、社会类。考试时,应主要根据写作的提示语进行审题,如16年中考作文提示语中:“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写作的方向:生活上、学习上、待人处事上,如何采用“适合的方式”。写作时,尽量做到中心清晰,文章中能有一到两处的细节亮点。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特殊的写作形式,如倒叙、插叙;书信体、日记体等。字迹要端正、大小要适中,尽量不要涂改,卷面保持整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7-6-12 18: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数学
       
          函数是重点
       
          怎能不苦练
       
          答题有规范
       
          步骤务写全
       
          层次有不同
       
          量力抓重点
       
          最后这几天
       
          刷题为熟练
       
          正式上场前
       
          规划好时间
       
          重要考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等
       
          执信中学数学科陈志红老师表示,最后五六天,要把重要考点再过一遍:(1)数与代数方面,方程、不等式、函数是重点,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必须掌握公式法与配方法,初中的三种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要掌握图像与性质,善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注意训练含参数的函数的运算能力,函数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2)空间与图形,核心内容是三角形、四边形、圆,重点复习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明确哪些定理可以直接用,哪些正确的命题要证明之后才可以用。例如“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定理,它的逆命题虽然正确,却要证明。《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罗列出初中阶段所有的基本事实与定理,同学可以参考。除此以外,这些易错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1)计算或解方程、不等式,去括号与移项时注意符号问题;(2)严格遵循答题规范,第17题至22题,一定要写清楚详细过程,切不可跳步;(3)做概率题时,注意模型是“放回”还是“不放回”;(4)对于含参数的方程或函数,要考虑是否要分类;例如:已知函数y=mx2-6x+1(m为常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此时就要注意分类,当m=0时,原函数为一次函数;当m不等于0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5)无图的几何题,要注意分类讨论,例如点P在线段上、射线上、直线上是有区别的。
       
          冲刺策略:不同层次学生策略应不同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最后几天的复习策略也要有所区分:成绩中下的学生,重在夯实基础。中考试题中“双基”类型题占很大比例,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尽可能做好1至22题,主要目标是“增分”;成绩中等的学生,要有选择地做模拟卷,主攻中档题,突破综合题,同时控制解题时间,确保“既好又快”。在解综合题时可以先跟着老师走,弄清解题基本策略。至少要做出综合题的第一第二小题。主要目标是“增速”。
       
          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做题要立足一个“透”字。可通过做题巩固知识,每一题不要蜻蜓点水过一下,要会举一反三。考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预留充分时间思考综合题。主要目标是“增法”。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最后一周无须再苦刷大题了,可以做一至两套题,限时训练1至23题,训练准确度与速度。
       
          考场攻略:考试时间分配要合理
       
          在考场上,考试时间分配要合理:一模考试能够在120分以上的同学,争取前一个小时完成1至23题,50分钟完成最后两道压轴题,无论是否做出压轴题,给自己留出5至10分钟检查,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每一分都很宝贵,尤其是数学优秀的同学给自己留出检查的时间;成绩一般的同学,成绩在70~110分,前面23道题的分配时间可以适当地拉长,分配到70至80分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不要耽误太长时间,一般思考5分钟仍没有一点思路的,先跳过,会做的先做,不用紧张。因为思考一道不会做的题而耽误了时间,很可能使后面会做的题也完成不了,或者匆匆忙忙完成而导致出错,这样带来的损失更大。等你做完其他题目再返回来思考刚才不会做的题目,很有可能你又会顿开茅塞。考试中即使是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也要想办法多得分。“结合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些推理、计算,抢得分点;题目有多问,先看看每一问之间是否有联系,第一问做不上,可以完成第二问(有时还可以把第一问作为‘已知’用)等。难题可以缺步解答,也可以跳步解答,但不可不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7-6-12 18: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物理
       
          跳出题海术
       
          回归最基础
       
          曾经犯的错
       
          回头看清楚
       
          概念与公式
       
          汇总是好事
       
          读题读得清
       
          重点勤标注
       
          一遍如不够
       
          何妨再一次
       
          冲刺技巧:要把练习卷变“薄”
       
          省实天河附中物理科李东娴老师表示,中考前最后几天里,考生应该跳出题海,回归课本基础,精心做好梳理工作。设一个错题本很有必要,把练习卷变“薄”。把复习期间做过的练习卷整理出来,尤其是用来检测的如月考、一模、二模卷,这些用专时检测的试卷更能反映存在的问题。把里面的错题都剪下来贴在错题本里,再独立做一次看看是否会做,注意不是背答案,重要的是老师讲评过后,自己是否能顺利地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然后,建议把自己当时错误的思路也分析一遍,形成文字写下来,自己当初的思维误区在哪里,这样下一次碰到这个知识点就能成功绕开这个误区。再看一下课本,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错题,返回课本中相应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阅读。
       
          比如错题本中发现有几道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错题,就翻到机械能及转化的内容,强化阅读相关的概念。课本中的练习和“想想议议”,尤其需要学生多关注,有时候会被改编成中考考题。
       
          最后提示:考前还要汇总基本概念与公式
       
          建议考前一天还要在错题薄上汇总一次基本概念、公式和相应的单位。汇总了这些基础公式,基本就扫到了基础物理概念。比如电功率P=W/t,它的物理意义: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或者说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定义: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这样在考试过程中才不会弄错物理量,导致错误。尤其是有些公式中的物理量用的是同一个字母,如s在压强p=F/s中表示受力面积,但在W=Fs中代表物体移动的距离;而s还很容易被考生混淆为时间。只有清楚了概念,才不至于物理量混淆不清。
       
          答题技巧:要在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
       
          在考场上,笔头一定要勤快地动起来。比如涉及到判断物理量如何变化的问题,务必在问卷上写出相应的公式或者是该物理量的影响因素,看着公式来清点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同时在公式旁边进行标注。若题中出现杠杆,根据题目问题注意在图中画出力臂等,以帮助题解。近几年物理的中考题倾向考察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读题获取有用信息能力,而减少了记背知识的考察。建议第一遍题目读完,第二遍甚至是第三遍再带着问题针对性地找有用的信息。比如,看到灯泡“正常发光”字样,就要看回题目找它的额定电压究竟是多少。涉及到图、表应该读齐表格中物理量的单位、指数;图像题中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等。在考试过程中多回忆物理知识,而最忌讳的是回忆曾经做过的某道题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7-6-12 18: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化学
       
          大纲回头看
       
          寻找遗漏点
       
          考题虽灵活
       
          不离这个圈
       
          习题扫一遍
       
          重温那题眼
       
          做套完整卷
       
          保持你题感
       
          书写要规范
       
          丢分实在冤
       
          冲刺技巧:最后五天回归课本
       
          省实附中初三化学老师张文娟表示,要首先明确冲刺方向。清楚试题分布和大概题型后,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模拟考试成绩,认真分析丢分的原因在哪种题型或哪类知识上,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纳做题方法。最后5天的复习重点是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因为教材才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通读上下两册课本,根据《201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化学》中的考试大纲和复习指导,自查还有哪些遗漏的知识点。将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重新做一遍,特别关注一下“插图”“实验”“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家庭小实验”。最基本的、该记忆的知识再次加深印象。物质的颜色、特征,虽不是太难的化学知识,但往往是一些题目的“题眼”。最后5天,切忌乱刷题。可以两天做一份完整的化学试题,按照考试时间规定独立完成,保持自己做题的手感。题目建议是近两年的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或者中考真题。
       
          考试提醒:符号书写切记规范
       
          在考场上,选择题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给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留够充足的思考空间。非选择题基本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整份试卷尽量做到一遍即准,减少复查。当遇到没有把握的题目时,可以在题号前做一下小标记,以便在复查时有针对性,防止因慌乱而找不到要复查的题。化学试题虽然不难,但灵活程度和综合性较强。有些题目可能看起来简单,而实际暗藏陷阱。这就需要考生认真审题,不漏掉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选择题中是要求“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强的顺序”还是“弱的顺序”;填空是要求“写元素符号”还是“元素名称”等等。文字比较多的题目(包括问题)要通篇阅读至少两遍,理清其中的脉络,弄清题目要求,然后再下笔。更有一些题目答案就蕴藏其中,只要字斟句酌,多读两遍,认真分析,就能找到解题方案,甚至有时还可仿照题干的说法写答案。切不可匆忙下笔,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工”。
       
          卷面力求做到整洁,字迹工整,防止字迹潦草。对于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如Cu和Ca、Hg和Ag要分清,CO不能写成Co,不能写得模棱两可。特别是一些化学专用语的书写,只要出现错别字,都将视为错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全面,反应条件、↑、↓等不要丢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4:14 , Processed in 0.091337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