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1

2017年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解析(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6-16 1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合肥五十中西校卢春梅
       
          “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略不同”,2017年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和往年相比有了一定的调整,开篇的四道纯时政试题删除了。试卷在全面继承往年试题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命题特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新理念,践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的分布大体维持以往的风格,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但试卷的难度加大了。具体来说,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紧扣考纲
       
          根据考纲规定试卷删除了1—4题纯时政的考查,相应地在各部分内容的分值上进行了调整。“成长中的我”由20﹪增加到了2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由40﹪增加到了45﹪。
       
          考纲新增的3处考点分别出现在第4题懂得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第11题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第13题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新增考点全部考到。除此以外,考纲变动的部分,如人生意义、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积极与老师沟通等考点也在试卷中呈现。
       
          2.关注热点
       
          时效性是思品学科的原则之一,因此每年中考命题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今年取消了1—4题的纯时政考查,但是并没有放松对时政热点的考查,而是以试题情境方式呈现国内外重大时政。如:央视的《朗读者》节目、2016年“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凤台教师李元芳、产权保护制度、教育均衡、脱贫致富、生态文明建设、喜迎十九大、“一带一路”、习主席的新年讲话、新的长征路等热点在试卷中呈现,使整张试卷充满了时代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7-6-16 18: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
                       
       
          3.贴近生活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试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材料。第13题以社区居委会的红黑榜的方式展开问题的讨论,第14题第(1)问以学校篮球比赛为背景,第(2)问以师生交流的经历为素材,第15题的每一个问题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生活,16题关注家乡建设也以学生熟悉的研学游活动为线索,这些命题符合学生的阅历,拉近了学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减少了审题障碍,也体现了新课标“融生活于课堂”的新理念。
       
          4.注重基础
       
          基础知识考核是试卷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试卷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除了选择题外,第16题的第(3)问中华文化的特点、17题第(1)问民族精神的内涵,基础知识的考查对以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性作用。
       
          5.侧重能力
       
          坚持能力立意是中考一贯坚持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中考命题必须坚持的原则。今年的思想品德试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加强了能力要求。首先学生要有较强的阅读和材料的提炼能力。如16题第(2)问题目要求“根据悦悦的微信,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供大家分享!”介绍脱贫致富的经验对学生来说较为容量,但结合材料中的描述进行概括,难度就提高了。又如17题的第(1)问“写出这一力量之源的内涵”如果没有对“中国相册”内容的细读与理解是无法写出内涵的。其次学生要有思辨的能力。今年试卷沿袭了辨析题,17题的第(2)问为观点辨析题,要求学生既要认识到“一带一路”中国的责任担当,又能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题目的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最后学生要有综合分析能力。本套试题综合考察学生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层面的知识。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需要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今年中考的思想品德试卷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从总体上看,考试依然坚持以传递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建设、家乡发展和身边生活实际,坚持知识考查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使试题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难度。立足国情省情,充满乡土气息,直击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话题,引领价值导向。在秉承以往的风格与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6 04:48 , Processed in 0.05713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