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回复: 0

异地中考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有益实践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7-1 11: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异地中考政策今年起全面实施,只要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均能报考公办高中。异地中考资格申报将于3月上旬启动,主要条件为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以及社会保险(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公办高中招录非户籍考生的比例为8%。
    时至今日,外来人员和当地居民之间在权利上还存在着不平等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其中比较严重的是教育权利的不平等,由此又衍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问题,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引人关注。很显然,让外来人口的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享有公平的教育权,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然而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面临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困难。
    主观上,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将其享有的一系列权益,看做是特权,不容他人染指,这种狭隘的观念,却也构成一部分的民意,反映到部分官员的行政理念中。客观上的困难则更加直接,存量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大量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学童的就学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他们的利益也应该受到尊重。
    这样的格局,注定了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改革只能是渐进的。首先,我想无论是相关的部门和官员,以及城市居民,都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平等是我们这个社会极为重要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之一,坚持和维护这个价值,每个公民从长远地来看,都会受益。因此,我们既要承认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定也要承认,不平等是不正常的,太多的、太严重的不平等令我们每个人蒙羞。只有每个人具有这样的认识,形成共识,教育不平等的问题,以及其他种种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其次,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在实践中推动平等。广州异地中考政策的实施,就是这样一种实践,值得肯定。现实中,一些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利于这一政策的实施。
    在之前三年的试点中,显示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外来人口子女报考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报考总人口却在持续减少。这意味着,本地居民子女报考人口在持续减少。也就是说,外来人口子女报考本地中学,并没有对本地学生就学产生影响。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应当善于发现和利用诸如此类的有利条件,推动教育平等。
    第三,仅仅发现和利用有利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创造条件。如果老是拘泥于在存量中做文章,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在增量上做文章,做大蛋糕。改革开放以来,在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广州的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来共享,这其中当然应该既包括当地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员。在新的时期,广州应当投入更多的资源,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兴建更多的学校和学位容纳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毕竟,8%的限额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2 08:07 , Processed in 0.06290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