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回复: 1

广州二中校长2017学年上学期开学典礼讲话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9-1 19: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同学们,同事们:
       
          首先,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800多名高一新同学加入二中大家庭。
       
          进入二中,踏上苏元山,我们都会穿上缀有“元”字的校服。“元”字是二中的文化标识,她有以下几层含义:1.“元”,从大,从首;《易》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夫子注:元者,善之长也。意“元”为创始,有创始才有万物,一切价值由此开端,所以“元”是众善之长。2.“元”者,原也,本也。3.首,第一。4.善。“元”字这几层含义赋予二中丰富的文化内涵:1.表明二中肇创于应元路,壮大于苏元山;2.代表二中师生对永争第一、最善的承诺和期许——走向优秀,追求卓越;3.提示我们应该保持坚守本真的思维方式、思考路向以及行为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7-9-1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里我想因承究溯本真的思维方式,对与我们当下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修身密切相关的三个高频概念,即教育、学生、校园,试着阐释其本来含义与现实意义,为同学们提供思考的话题。
       
          教育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英文单词为:education,其中词根“duc”意为“引导、引领”,故education本义为“引导求知进而引领灵魂向上”。
       
          由此可知,教育本来就是专注于灵魂、内心、精神层面的事;教育的本义还蕴含教育方法论的意义,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内生”,是自我生长,是自主发展。
       
          回看当今,我们上学受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外在的虚幻:单一指标的排位、锦标、表彰、点赞……我们丧失了反身自观的习惯,淡漠了内心的安顿,丢失了自我,荒芜了自己的心田……,于是我们的生命一如频率极大的钟摆,在极度膨胀和极端自卑之间摇摆,失去了生命的持续生长的本意,失去生活淡然从容的志趣,我们的生命体就像虚弱的泡桐,速成而脆弱。
       
          把具有高远丰富内涵的教育弱化为堆积知识,受教育者变成知道分子实在是对教育的怠慢甚至是亵渎。探索新知是首要任务,但不是终点,而应该从求知的过程升华对自身的认识,理解知识的价值,由掌握知识,了解世界的秩序,上帝的秘密而满足自信,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享受事物因果逻辑链和谐统一的美感……进而使自身灵魂中的种种要素重新联结,萌发内生的力量,这才是教育本来的规定。
       
          再则,中国字的“教”,从“孝”,从文,本意是年长的带领年幼的学知识,学做人。也可看作为,教育---“养子使作善”,要先从孝做起,教从孝始,这也是对当下教育行为极具针对性的提醒,前天,我游览百度新闻,其中一条新闻使我大为震惊,说一个小学生学习成绩是年级前列,轮滑等体艺技能也非常突出,而这孩子的家庭情况一般,这孩子说:他的父母不配有他这么优秀的孩子,别人都用iphone7,我都用的什么玩意……
       
          孩子说出这样该遭天谴的言语,是孩子的错,更是家长的错,教育的错,同时也是对我们大家的警醒!有同学说我不会说这话,是的,可是你有没有抱怨家长来开家长会穿得不好(家长公共场合要注重礼仪是另一回事)?家长职位低微一点不让他们来,家里条件差有埋怨不公不敢坦然接受?家长吩咐我们是不是能马上响应,做得到“父母呼应毋缓”?有没有自己能做的不劳父母做?能记得父母的生日?知道父母的喜好?……
       
          同学们,中国先贤主张修身为善,孝为首善,还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份广孝、博爱、大善并不虚幻,我们可于日常践行之。请大家谨记躬为。
       
          学生
       
          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学,即学习,生,即人,学生就是学习的人”确实,学生就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可是学什么,怎么学还是有探讨的必要。
       
          我们仍从词意分析,“生”在学生一词中也有“化”的意思,意学生因学而化,因学习而变化、而生长、而发展、而提高。学生学习,为发展提高而学,为内在的生长而学。
       
          学生,也可理解为学习生命的奥秘,学习生活哲学,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人生的意义。
       
          同学们现在确实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以“学习“”为业的人,我们上学在学校听课写作业考试循环往复,周六周日寒暑假还是听课写作业考试,只不过把场地改在了补习班。只是,我们仍然要说,这样单一单纯单调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或说不是学习的全部,因其达不到为生命的学生的“生”---持续健康生长的目的,这样的无目的的学习无法给予生命所需之质素---健旺的生命热情和生命意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感受,高贵的精神世界和共情能力。
       
          知识堆积不能内化为生命的要素。
       
          所以,我们建议同学们不要忽视生命过程的所有:柴米油盐茶,士工农学商,这些都应该接近、学习、体验,对生活体验的具体精细,对生活的感受才真切,感受的真切,才带来体会的深刻,经反思自悟才化为生命之原力。
       
          东坡先生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园乞儿,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这样一种旷达无羁,宽和悲悯的心是体验磨难过程给予的,也是反思体悟不断自我净化获得。
       
          因此除体验和积累知识,我们还要着力内化反思,养成梳理构建知识内在体系和品味知识价值的习惯,养成以心换心移情共情的心向,如此造成内在的净化和提升。
       
          概而言之,学生重在全方位地学,用心体验地学,在学习和反思遇见我---更优秀的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11:49 , Processed in 0.047183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