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2018年中考语文初中古诗词赏析:【李白】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12-11 2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
         
          【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无奈、同情、关切、思念。
         
          2、任选一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 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 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2、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 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夜晚,不知谁家悠扬的玉笛声悄然的传了出来,随着春风,溢满整个洛阳城。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满”的表达效果。(同类型 题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诗在诵读时,哪几个字要重读?请说说理 由) “暗”,悄无声息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不期然地打动了听者,引 起人们无限忧思; “满”,充满、溢满的意思,有夸张意味,突出了笛声悠扬的特点,反衬 了夜的宁静,表现了是人孤寂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并简析“随”“入”好在哪里?
         
          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江水奔流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了辽远 的原野。“随”以动写静,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 表现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喜悦之情。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 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绕”两字的妙处。
         
          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3、如何理解颈联中“浮云”“落日”?
         
          “浮云”:漂浮的白云,“落日”:将落的太阳。 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4、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似乎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 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 执着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其中“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 了李白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难以排解的烦恼及无所适从之感。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是何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吕尚的典故和伊尹的传说,这两句写诗人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渴望一展鸿才, 为国家效力。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 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题为“饯别”,但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 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2.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比喻说明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反 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苦闷,似水难断。
         
          3.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多磨难总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明天就散开头发泛舟江湖,避世隐居。既表现了诗人 因怀才不遇,准备退居山林的消极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清高放 纵的性格。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 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 邈云汉。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以及诗人遗世独立的高
         
          洁人格
         
          2、“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善解人意,可喜可亲,是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3、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作陪,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个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诗人把月亮当做自己的朋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 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9 09:09 , Processed in 0.06295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