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回复: 0

九年级语文下册《别云间》读后感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3-7 2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别云间》读后感
       
          1647年,明末爱国诗人夏完淳在家乡——松江华亭被捕,《别云间》做于他离开故乡的时候。
       
          华亭,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曾经养育过徐阶、徐光启、董其昌等人才,当然,还有夏完淳。可是自从1645年,明朝彻底灭亡以后,美丽的华亭不再美丽了,自从各地抗清运动的开始,夏完淳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抗清运动中,此时,他年仅15岁。
       
          1647年,等人上书鲁王事泄,致使他在家乡被捕。夏完淳从容地告别母亲,不久以后英勇就义。
       
          在读这首诗以前,我不理解明末的抗清运动。但我终于理解了,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有一句古老的格言——知其不可而为之。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抛弃,不放弃,也许我们不会成功,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已经努力了。
       
          我相信,这正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
       
          在江南各地相继沦陷后,曾经辉煌的江山变得暗淡无光,仿佛在默默无语中抽泣。当家国沦亡时,忠君变成了爱国,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也许有人对君主心怀不满,但谁也不能容忍敌人践踏国家的土地,残害国家的人民。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欲别故乡难”这一句。诗人的家中只有嫡母、生母和姐妹,因为他常常辗转奔波,为了抗清,他卖掉了家产,无法供养母亲,使嫡母出家,生母寄居在亲戚家里。还有他的妻子,刚刚十八岁,已经怀孕,就失去了丈夫。也许,夏完淳对家人怀有愧疚,但他只是把这种愧疚浓缩在短短的5个字中。读到这里,我唏嘘不已。在这看似平淡的语句中,透出了无限的辛酸。
       
          17年,或许很短暂,但这短短的17年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愿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夏完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8 21:29 , Processed in 0.07873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