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4-11 2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095105_5aab2309861b121.jpg

    095105_5aab2309861b121.jpg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
           
              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
           
              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22:20 , Processed in 0.050689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