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的形式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4-11 2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095105_5aab2309861b120.jpg

    095105_5aab2309861b120.jpg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11:12 , Processed in 0.09188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