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回复: 4

2018中考数学:考前备考数学总复习提纲(五)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4-20 23: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解法
          内容提要
          1.定义:a>b、a<b、a≥b、a≤b、a≠b。
          2.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x<b、ax≥b、ax≤b、ax≠b(a≠0)。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不等式的性质:⑴a>b←→a+c>b+c
          ⑵a>b←→ac>bc(c>0)
          ⑶a>b←→ac[b]
          ⑷(传递性)a>b,b>c→a>c
          ⑸a>b,c>d→a+c>b+d.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7.应用举例(略)
          第七章相似形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一、本章的两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关性质):
          涉及概念:①第四比例项②比例中项③比的前项、后项,比的内项、外项④黄金分割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8-4-20 2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套:
          注意:①定理中“对应”二字的含义;
          ②平行→相似(比例线段)→平行。
         二、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线段…;2.对应周长…;3.对应面积…。
          三、相关作图
          ①作第四比例项;②作比例中项。
          四、证(解)题规律、辅助线
          1.“等积”变“比例”,“比例”找“相似”。
          2.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间比。方法:将等式左右两边的比表示出来。
          3.添加辅助平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4.对比例问题,常用处理方法是将“一份”看着k;对于等比问题,常用处理办法是设“公比”为k。
          5.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采用将部分需要的图形(或基本图形)“抽”出来的办法处理。
          五、应用举例(略)
          第八章函数及其图象
          重点: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内容提要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4.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8-4-21 0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函数
          1.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2.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⑴使代数式有意义;⑵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3.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三、几种特殊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
          1.正比例函数
          ⑴定义:y=kx(k≠0)或y/x=k。
          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
          2.一次函数
          ⑴定义:y=kx+b(k≠0)
          ⑵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
          ⑶性质:①k>0,…②k
          ⑷图象的四种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8-4-21 0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3.二次函数
          ⑴定义:
          特殊地,都是二次函数。
          ⑵图象:抛物线(用描点法画出:先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再对称地描点)。用配方法变为,则顶点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a>0时,开口向上;a
          ⑶性质: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a
          4.反比例函数
          ⑴定义:或xy=k(k≠0)。
          ⑵图象:双曲线(两支)—用描点法画出。
          ⑶性质:①k>0时,图象位于…,y随x…;②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8-4-21 0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重要解题方法
          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列方程[组]求解)。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要合理选用一般式或顶点式,并应充分运用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特点,寻找新的点的坐标。如下图:
          2.利用图象一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的k、b;a、b、c的符号。
          五、应用举例(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13:47 , Processed in 0.08843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