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回复: 0

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7-23 2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72116_5b4f068c0f81022.jpg

    172116_5b4f068c0f81022.jpg

                     
              2018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作文试题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材料四:福建福州屏东中学教师点评:
           
              福州屏东中学初三语文集备组
           
              详细点评
           
              从学生的转述来看,这道作文题:
           
              贴近学生生活
           
              写作空间广泛
           
              怎么写呢?
           
              学生可以调动平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生活积累来选择素材,应该有话可说。
           
              可以从为自己充电这一方面来写,不仅仅局限于读书,还可以从学习技能、旅行经历、品德修养、完善自我等角度切入;
           
              也可以从他人为我充电这一方面来写,选取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等角度,去展现他人的关爱给予自己的精神鼓励;
           
              还可以叙写他人的事例带给自己的感悟启示。
           
              同时,还需要注意导语中的“不间断”、“持续”、“充电”及“释放能量”,因此在叙述过程中可以展现人生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领域的提升,并且写出充电的收获、意义。
           
              另外,在结尾处最好有点题的总结和议论,进行升华,去体现素材与题目之间的联系,这样文章才有深度。
           
              这个题目若写议论文也是有理可议的,但应注意写出充电的深层含义,为何充电,以及如何充电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2:07 , Processed in 0.060315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