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2015中考语文巩固知识点之讽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8 1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释一:以婉言隐语相讥刺。
        【例】①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
        ②唐·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③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别人走路的样子,好像对 梁建 也是一种嘲笑和讽刺。”
        解释二: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例】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解释三
        解释三:用新潮语言讽刺
        总结:计划经济就象一个主观人为的横空出世的,自以为然的,蛮横的大自然霸王,它在头脑中事先计算好并规定每片树叶必须平均吸收相同等量的阳光,必须长得一模一样,大小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09:28 , Processed in 0.059474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