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1

备考2019: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10-10 2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 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三 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8-10-10 22: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四 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五 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01:45 , Processed in 0.061947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