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文言文] 2011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30 1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o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生字箪(dān)蹴(cù)羹(ɡēnɡ)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原先,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四、一词多义
       
          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了。行拂乱其所为:做。
       
          2、行道之人弗受:走。行拂乱其所为:做(事)。
       
          3、故不为苟得也:取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4、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对于。
       
          管夷吾举于士:从。生于忧患:在。
       
          五、重点词解释: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同时得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正义或仁义。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不例外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某种办法。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单,不仅;//本性。
       
          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一箪食:古代盛饭的竹器。//饭。一豆羹: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呼尔而与之:没礼貌的吆喝。//给。蹴尔而与之:践踏。
       
          乞人不屑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丰厚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妻妾之奉: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是亦不可以已乎: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六、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七、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例子略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段: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向与今天比较等(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7)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比喻(8)"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9)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10)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八、开放型试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答: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
       
          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答: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10、《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答: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11、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1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答:我的观点: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14、结合材料思考。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答案略)
       
          1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7 10:51 , Processed in 0.09142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