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回复: 0

2015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之文言虚词乃用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8 1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14:31 , Processed in 0.061669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