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怎样克服学生交往焦虑?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 1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学临近,一些孩子的人际交往焦虑情绪凸显。有新闻报道称,甚至有一名孩子不吃不喝要求转学,报道把此问题归咎于家庭和社会。笔者认为,针对学生里出现的“交往焦虑”现象,开学后学校应给予及时关注,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家庭生活的富足,计划生育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我们很容易就以此为根据,把近几年出现交往焦虑问题的孩子明显增多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家长们对孩子太溺爱,凡事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差。把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包括交往焦虑在内的学生心理问题归结到社会变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好像孩子的交往焦虑是随着社会发展所必然出现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需付出的代价。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心理教育观念上的滞后。这种滞后在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中得到了无形赦免。
       
          其实,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层次越高,心理教育与辅导越完善。比如很多大学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而笔者曾就读的高中,也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设了心理课程。而初中、小学在心理教育方面则明显不如大学,一般的心理辅导,多由心理专业素质不强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完成。但是中小学恰恰是孩子心理发育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心理教育方面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
       
          孩子出现“交往焦虑”等心理问题,反映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弊端。比如那个以“校风不好,同学很不友好”为理由要求转学的女孩。试问她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中学里,同学之间是否因为课业繁重而占用了互相交往的时间?而所谓校风问题,是否也是教育资源不平衡在孩子意识中的体现?如上这些问题,是否都为孩子逃避挫折提供了借口?
       
          解决孩子“交往焦虑”等心理问题,更应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完善对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的条件,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另一方面,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14:51 , Processed in 0.08049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