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0

2015广州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 18: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赏型试题是中考诗词类考题一种主要题型。这类考题所选作品大多文字浅显,侧重考查学生多角度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赏析重点字词。(2)理解重点句子。(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4)把握作品的题旨和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思路点拨
          从题目要求来看,这是一道知识深化和迁移的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对诗中蕴含的丰富哲理的理解。因此,答这道题时,应该先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再分析诗中蕴含的哲理。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不能只求会背,更重在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
          因为这两句超越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人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被广泛流传,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典型例题
          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句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思路点拨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题(1)就是考查学生品味古人炼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只就字而论,而应该结合全诗意境、题旨和诗人情感来分析,点出该字表达怎样的情感或烘托怎样的意境。
          题(2)考查学生修辞手法运用的作用,因此,答题时不能只分析个别字词,而应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应该用一两点或一两句点出语言特色或修辞手法,再结合诗中有关语句进行分析,最后阐述这种语言特色或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用“惊”字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15:54 , Processed in 0.0526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