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回复: 3

2014年重庆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与解题技巧总结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 22: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中考网讯:本文分为几个部分,各位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进入到每个模块查看。
          
             53019b72eccca_3.shtml (58.29 KB, 下载次数: 10)

53019b72eccca_2.shtml

52.24 KB, 下载次数: 12

53019b72eccca_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 23: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 CO2、O2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如: 空气、溶液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 氦 锂 铍 硼,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硫 氯 氩 钾 钙 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7、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0、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2、三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换一) 如:A + BC = AC + B
          
              1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
          
              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1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设计实验时当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6、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
          
              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1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②隔离氧气(或空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 00: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要记住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7、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
          
              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MnO2
          
              点燃
          
              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检验CO2)
          
              氧化性:CO2 + C == 2CO 一
          
              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 0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含Cu2+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①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
          
              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质量
          
              混合物质量
          
              化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thread-2653806-1-1.html (215.36 KB, 下载次数: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19:59 , Processed in 0.10593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