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1

语文方法学习指导,提高语文不是梦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 2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是最后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怎样学习语文,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规律去记忆,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三、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日。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记性好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五、交叉学习效果好
       
          不少同学在读书学习时,长时间单一的学习同一内容,表面上看时间用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大脑长久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使某一部位长久兴奋,就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若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合理调节"兴奋灶",就可以避免大脑某一兴奋区长时间过于紧张,使别的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
       
          马克思的"穿插读书法"是:当阅读理论书籍感到疲倦时,立刻把书搁下,去读一种不同的书籍,有时读诗,有时读小说。过一会儿,疲倦的大脑得到休息,便又重新研究起理论书籍来。马克思的读书方法符合生理科学。
       
          在读书求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交叉阅读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籍。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各门学科交替进行,特别是文理交替。学完语文做物理,读完政治写数学……学习之余,若做一些文体活动,或干点家务活,句可以使大脑原有的兴奋区得到调节。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开阔知识视野,从而延长连续阅读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六、活用错题本
       
          活用错题本≠错题摘抄
       
          很多孩子,都很聪明,但并不智慧。同样的学习时间,但是知识掌握情况却千差万别,那便是"死学"和"活学"的区别了。
       
          活用错题本,让我们学习由事倍功半,变成事半功倍。而何谓"活用"呢?很多学生都有做错题的习惯,但仅仅把错题整理做成了"错题摘抄本"。这道题错了,好,下次题型一变,继续错,好,错题本又可以增加内容了。于是,考前捧着厚厚的错题本,以表示自己曾有多用功、多刻苦。当成绩惨不忍睹,想想自己付出那么多,得到的分数那个冤啊!
       
          这样的"错题摘抄"其实压根就是死学,把自己累得半死,没有把知识掌握好。活用错题本,就是活化知识,把问题逐个突破。
       
          活用方法有三:
       
          1、串联知识。用活页本整理错题,可以及时补充,把知识进行串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有的放矢。从错题整理中,找到自己的短板,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加长短板上。
       
          3、分析和总结。把错题进行整理,不断补充变式题,比较类似题型的变化,总结方法。
       
          七、知识整合
       
          备考不是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单打独斗
       
          知识点从来都不是零散、单一的,中考备考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整合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
       
          第一点讲到的活用错题本,其实就是整合的方法之一,有效运用错题本,可以进行基础知识、阅读技法的整合。
       
          而古诗文的整合,可以从内容、主题、类型、作者等角度入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 22: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巧记知识
       
          语文≠死记硬背
       
          很多人闻语文色变,因为"好多东西要背啊"。作为文科,语文要背的东西真不少,基础知识外,还有古诗文诗词、文言文以及相应古诗文的注释、作者及他们的作品,一大堆。
       
          记忆方法其实有很多,最笨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1、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法
       
          (1)自然背诵法。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2)抓线索背诵法。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图像再现背诵法。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4)联想背诵法。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5)串字背诵法。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6)强化链接背诵法。强化链接背诵法,指对背诵内容之间的链接处进行强化记忆的一种背诵方法,能使背诵的课文成为长时记忆,也便于背诵时脱口而出。
       
          2、汉堡包复习时间
       
          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而言之:人的记忆周期是7天。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一周的学习看做是一个汉堡包,如果只是面包片,那多寡而无味啊。只有在里面配以青菜、肉排、芝士、酱料(复习),这样才能成就美味(掌握知识)。
       
          九、活用课本
       
          语文课本和中考其实有密切联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真正学好这些"例子",才能实现升华到举一反三的转折。否则,语文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缘木求鱼。
       
          重视课本的复习,善用课本,用好课本:
       
          1、熟悉课文,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基础部分内容是出自课内的,所以课本不可丢!
       
          2、利用课本,提升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对学生而言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认真研究课本,会有意外发现。
       
          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是学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重中之重,而且广州中考的古诗文只考查课内,抓好课本,是王道!
       
          3、紧扣课本,提高写作能力
       
          入选到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彩美文,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背影》的以小见大的写法、《春》的环境描写方法、《阿长与》的欲扬先抑手法……中考作文复习应不断挖掘课本这一"宝藏"。
       
          写作总有人大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匮乏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学生缺乏积累肚子里没有墨水,没法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其实我们大可从熟悉的六册教材入手,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中考复习必须回归课本,将课本与复习紧密结合起来,挖掘课本无穷宝藏,形成知识迁移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相关推荐: 56178a5833359.shtml (53.8 KB, 下载次数: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4:25 , Processed in 0.08482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