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9|回复: 0

中考作文各题型写作误区解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 2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作文是有难度的,短暂的时间,紧张的氛围,要求的限制,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反映真实水平、调和老师口味、避免无谓失误的作文实属不易。在多年来的教学和评卷经历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各种题型的写作中均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能在平时写作训练和考场创作中注意绕过这些误区,努力提升作文品质,我想同学们的作文一定会灼灼其华,光彩夺人的。
       
          一、命题作文写作误区
       
          从考场作文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命题作文审题和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一、选材俗套,失之平淡。作文的选材是决定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新颖的材料往往能吸引读者的视线,激发阅读的兴趣。如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题目的“眼睛”应该是“英雄”,既然是英雄,他(她、它)可能威武高大,可能充满正义、可能奋不顾身、可能屡败屡起。所以本文要写的一定是正面的形象,要抒发的一定是积极的情感,要揭示的一定是正确的道理。可写的内容很多,如你的父亲、你的同学或对别人施以援手的陌生人;昂立泰山之巅的不倒松、不惧困难共度难关的蚂蚁、危急关头勇救主人的义犬……但部分考生选材俗套,总是停留在舍身取义高大形象上,没有深入自我从身边去挖掘闪光的新素材,使人读起来觉得千人一面,索然无味。
       
          二、面面俱到,失之深刻。不少学生在面对一些选择余地比较大的命题时,不会取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叙事蜻蜓点水,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使作文头绪繁多而又没有深度。如以“风”为题写一篇作文。该文题选材范围很广,选择余地较大。可以描绘自然的风,可以写想象之风,可以写社会之风……但不管写什么,一定要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文章才能内容充实,立意深刻。但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了各种各样的风,可是却没写一个重点、没有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显得空洞无物,失之深刻了。
       
          三、矫情造作,失之真实。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考试作文一般也有“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但恰恰有—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和人给阅卷老师带来震撼、留下深刻印象,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于是便出现了很多诸如这样的材料: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亲人患绝症、有的写自己遭遇不测……但由于缺乏生活经历,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文往往笑话百出,让阅卷老师十分头痛,得分自然不会高了。希望同学们以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真真切切的情感,走出误区,写出首先能感动自己的情感佳作来。
       
          二、半命题作文写作误区
       
          近年来,半命题作文成了中考的新宠。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但考场作文暴露出如下误区:
       
          一、下笔草率,拟题雷同。
       
          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时,往往按照第一反映确定需要补填的词语,或者就直接选择题目中所提供的词语拟题,经常出现作文题目相同、内容也大同小异的情况。比如,半命题作文《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不少学生首先想到的题目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这样的作文写出来自然没有新意。
       
          二、照搬提示,拟题过大。
       
          拟题时,不少同学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拟题,拟题过于空泛,难以写出出彩的作文来。比如面对“走近       (伟人、名著、自然、科学……)”一题时,很多考生拟题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按命题人的提示,拟文题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同学们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拟《走近姚明》、《走近初三》、《走近鲁迅》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三、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拟题不顾自身实际,没有生活体验,题文不符,也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时常出的一大问题。比如写《xx是一把双刃剑》(友情提示:双刃剑,两边都有刀锋。常用来比喻某个东西的利与害)一文,不少考生没有理解题意,空发议论,使得文题不符,比如写战争、酒、香烟等是一把双刃剑,那就不合适了。写好此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一定要结合“自我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谈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看法,比如写网络的利与害,就可去写自己从上网中学到的新知识,而后由于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又深刻醒悟这一过程,以亲身经历来启迪所有的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这样写就有新意了。
       
          三、话题作文写作误区
       
          话题作文因其立意、内容、文体的诸多“不限”,为考生发挥创新意识、展示创新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正因如此,不少考生忽视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导致了写作失误。常见“误区”有:
       
          一、不扣话题,若即若离。“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话题的离题之作:(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 写成“感动”。(2)任意缩小话题的内涵,取其局部意义。如有的考生将“诚信”写成“诚实”。
       
          二、就事论事,内容贫乏。有的话题引文采用颇富寓意的故事,加之话题与它有较明显的联系,有的考生便把其“充分利用”。如有一道作文题是由一则寓言故事引出的,讲的是“美丽”和“丑陋”在海边洗澡,互穿了对方的衣服,结果是有的人将他们混淆,有的人依然能明确分辨。有的考生开篇全文引用,作为文章的“凤头”,有的考生把它加工、扩充,成为自己的作文。引文本身有200多字,试想,一篇600字的文章,这么一写,还能有多大的“创作”空间。
       
          三、贪大求全,内容空泛。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自己的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充分”的感情,想要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还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让人们都要提高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
       
          四、选材陈旧,令人生厌。说到“勤奋”,就举马克思到图书馆读书在座位处磨出了两个脚窝;说到“意志坚强”,就想起了司马迁忍受宫刑著《史记》……这些例子确实经典,但大家都知道,你再不厌其烦的用,显得你的积累多么贫乏,视野多么狭窄。
       
          五、文体杂糅,不伦不类。“文体不限”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考生发挥出各自的特长。许多考生认为“文体不限”就是可以随便写,想写成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是通讯的没有时间、地点,是书信的漏了祝颂语,是戏剧的中间掺杂着大段的记叙,写一半记叙再来一半议论,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这是对“文体不限”的误解。“文体不限”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你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但不管写什么文体,一定要体现该文体的特征。
       
          六、文题欠佳,不够精巧。有的同学懒于思考,不会拟题,很“现成”的用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目,以“理想”为话题的,便简单地拟出“谈理想”的题目,以“兴趣”为话题的,题目就拟为“论兴趣”。这种文题开口过大,不易写出切实、真挚、感人的作文。
       
          四、材料作文写作误区
       
          对于初中生来讲,材料作文审题和写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往往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解材料,题型不清
       
          一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是两种不同的作文题型,材料作文由作文材料和题目两部分组成,材料对作文内容的限制远甚于话题作文,如是记叙文,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写人记事,扩写、续写也都须以材料为本;如是议论文,须选择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所附的材料,在于引出作文的话题,材料只起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二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命题作文的提示尽管不能忽视,但不能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混同。误把 “材料”理解为“提示”或误把“提示”理解为“材料”,写成的作文必然不符题意和要求。
       
          好在现在的作文题往往附有文字提请“注意”,譬如“以‘阳光’为话题”即为话题作文,“以‘我爱我家’为题”即为命题作文,“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即为材料作文了。
       
          二、断章取义,因小失大
       
          有的同学作文时往往只是粗略地把材料看一下,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必然与材料的主要意思不符,这就告诉我们:面对任何材料,我们首先必须从整体上全面地审视其中的全部信息,理清其层次及相互关系,再去多向引发。如果断章取义地摘取与主旨无关或关系甚少的只言片语引发观点,就必然偏题。
       
          三、只见现象,不见实质
       
          有这样一段材料:从前,有个人看见一只大雁在天上飞翔,准备开弓把它射下来,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不同意,争着说:“家鹅煮着好吃,鸿雁还是烤着好吃。”两人争论不休,一直吵到社伯跟前,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请他们把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两人都同意了。随后再   去找雁,那只雁早就高飞到天边去了。
       
          有同学看了这则材料后得出以下结论:(1)要保护环境  (2)要统一意见,不要闹分歧。这两种观点都只看见现象,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这则材料意在批评那些只说空话,不尚实干的人,告诫我们确定了目标后要及时付诸行动,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望都会成为泡影。
       
          由此可见,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我们决不可仅仅满足于简单地从表面引发,而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索,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其所蕴涵的本质中引发,作文才不会偏离原材料。
       
          四、忽视要求,抛却材料
       
          有的学生作文时往往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不按要求,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了。材料作文,对材料的使用是非常重视的,或是据材料引出自己作文的主旨,或是延材料展开自己作文的叙写,或是引材料作为自己作文的论据……有一些学生作文中却忽略甚至完全抛弃了材料,任意发挥,更有甚者“另立山头”,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与材料的旨意相悖,这样的作文就离题太远了。
       
          五、选题作文写作误区
       
          对于以选题作文考查学生,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选题作文弊端在于:对于相当一部分考生而言,他们觉得要将两道题目反复研究仔细比较,辛苦抉择,要花去一部分时间,甚至因为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而左右为难;如果不是选题作文形式,便没有了别的想法,只好一心一意写作。在实际训练和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需要引以为戒,注意改进:
       
          一、选题随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准确地选题可以起到定心、明思的作用。有的学生选题往往不假思索,不适当权衡,随意为之,在作文时未必能展示出自己最佳的作文水平。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真正选出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题,切忌随意选之。
       
          二、定题拖沓。写选题作文当然得把文题选好,但是,也不能在选题时耽误太多的时间。道理很简单,考场作文不像我们平时作文,有相对宽裕的时间,一般而言,写中考作文就是那么五六十分钟,如果在选题时一会儿觉得这道题好写,一会儿又觉得那道题好写,犹豫不决,耗费了太多时间,势必会因时间仓促而草草写来,以致影响作文的等次和得分。笔者建议,定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5分钟。
       
          三、审题不准。选题作文往往是两个以上的题目,题型不尽相同,要求也有差异,这对审题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就出现了审题不清、要求不明、作文不准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最主要的是要熟悉不同题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要避免选题作文中不同形式的几道题目相互间的干扰。比如说有一个选题作文,内含两道作文题,这两题都含有具体的“材料”,但一道是材料作文,一道却是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非常细心,在写作要求上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防止因疏于审题而把材料作文写成话题作文,或把话题作文写成材料作文。
       
          四、换题仓促。有些考生选定一道试题且已写了较多内容后,却发现继续写下去不一定能写好,于是仓促中变换选题,从头另行写作。这样做的后果十分可怕,不但会影响卷面美观,浪费宝贵的作文时间,相对增加写出好作文的难度,而且极易给评卷老师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印象。
       
          以上只是对部分写作误区的简单分析,希望能给即将走进考场的同学们一些启示和帮助。要夺取考场作文高分,更主要的是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实践、多反思,在考场上能安心神、巧运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02:44 , Processed in 0.07047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