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回复: 3

2014年成都中考备考资料库第十二篇:修辞方法的使用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5 16: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中考网2013年11月28日 2014年成都中考备考资料库第十二篇:修辞方法的使用
               1.(201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四季更替,风物长新。一朵云,一阵风,一棵树,一枝花……是否唤起你心中的诗意?盼望下面的诗句能让你跃跃欲试,动笔将自己徜徉自然的观察感受用四个诗句表达出来,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2发)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拔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答案】示例:细雨探访大地,微风探访林梢,溪流探访小草,我们探访春天.
          (使用某种修辞方法以优美的语句分行写作,1分;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受,1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5 17: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2.(2013陕西省)
          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的题目。
          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③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的回忆。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答案】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⑵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7-5 1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3.(2013北京市)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
          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
          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
          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
          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
          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B项错在作用分析。这两句诗强调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坚持前行,风雨无[阻。并非表现对“同甘共苦的友谊赞美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5 1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4.(2013四川省宜宾市)
          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答案】D(设问)
              ( 223439_529602ff0d772.rar (254.74 KB, 下载次数: 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6 00:49 , Processed in 0.05532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