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名师指导:准初二计算训练方法和策略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6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沙中考网讯 初一知识点多,初二难点多,初三考点多。而计算能力极为重要,尤其在选拔考试中因为计算产生的差异极为明显。有的人又快又准,有的人又慢又不准,这就是区别。长沙名师肖老师这么说道。
          
            初一阶段涉及的计算是有理数计算,整式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和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在计算中同学们主要容易出现如下几个问题。1准确率不够。原因:数感不行,经常有低级错误,如185/222不约分。再有注意力不集中,脑袋想着3手上写个5。草稿的习惯不行,草稿零乱导致计算错误。所以请各位家长不要老以粗心为借口挂在嘴边。我才说的几条大致就是小孩所谓粗心的原因。所以我们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2速度慢。为何速度慢,常用数的积累不够。有的孩子拿到729马上想到27的平方,9的立方,3的6次方,有的孩子27的平方还要算半分钟,这就是速度上的差异。别看初一这些东西,算理简单,但快速计算,并且准确得结果,基本0失误还真不容易。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再有符号感不强,尤其乘除同级计算应该先定符号,再计算,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折腾。还有整式加减至少要练到几层括号一步去掉。一元一次方程还有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样可以这样。
          
            很多家长老说要孩子细心,这是空话。为何这么说呢?小孩不知道如何去细心。考试的时候有时间睡觉,没时间检查的小孩绝不少。可是结果确丢了10多分,所以一定要学会如何检查。比如解方程或方程组代入左右检查,解不等式检查开口和端点,整式加减特殊值代入化简前后这些苦力活虽然小孩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做,习惯好的孩子甚至主动做,养成了检查的好习惯。这里特别强调一点,选拔性考试如理科班考试,高考很有可能没时间检查的,一遍下来的正确率是极为重要的,但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不厌其烦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把这个事情做好后,久而久之就能又快又准,在那种粘题多的考试中就有的放矢。
          
            初二的计算主要包括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很多孩子思路都知道,但计算做题错一堆,相当麻烦。所以在暑假夯实计算基础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提前学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知识,这里容易拉开差距的。整式乘除最好能练到找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地步,关于如何训练如何检查,请看附件。建议从普通方法到找出同类项合并,到一步写答案过渡,不过特别注意区分基础学习和奥赛学习的场合。
          
            训练方法:1符号感的训练,这个贯穿有理数计算,整式加减和解方程等。2配对意识不论解方程还是整式加减还是整式乘除,一律练到找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在计算题的训练中培养简便计算的欲望。3才说的方法确实很快能得出结果,但对孩子来说需要多操练。整式加减,乘除,包括因式分解检查方法是:特殊值代入计算前后检查看结果是否一致,如一致结果正确,否则结果不对,需要重算。解方程或方程组代入左右看结果是否一致。学会如何检查很重要,因为即使出了计算错误还有机会补救。我们计算训练的目的就是在确保准确率的同时加快速度。
          
            对孩子的建议:1仔细体会假期讲授的计算方法,多实践。2从基础方法开始做起逐步过渡到简便方法,再检查,尽量计算0失误。3在一定题量的训练中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这个欲望越强烈越好。4规范草稿。建议用A4纸或信纸,草稿一定要条理清楚,当一页写不下的时候换一张,怕之前的数据不记得的话撕下那张对着看即可。5积累常用数和乘法公式,这和英语的语感道理一样,如同词汇量的积累。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最喜欢的座右铭“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不肯修。”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 thread-2875685-1-1.html (86.92 KB, 下载次数: 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6 07:43 , Processed in 0.09147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