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4|回复: 3

2016济南中考: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中考生家长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0 12: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首先要了解初三年的几个重要阶段与安排。
       
          做好饭,少唠叨‘陪伴沟通控制情绪!
       
          其次,分析孩子的现状,明确帮助孩子的目标与策略。可根据对孩子的观察了解以及从老师那儿得到的信息,再加上进入初中以来孩子几次大考的成绩等,分析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学习能力以及现有的学习水平,列出优势与弱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与孩子取得共识。注意要让孩子自己分析或引导他分析,不必因分析不够全面或不够准确而与他争执,关键是要让孩子有改进的愿望。
       
          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可以改进的空间,并确定1-2个最容易改变的弱点为突破口。
       
          第四,落实计划。要对孩子有信心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要相信孩子,并让孩子信任你。
       
          另外,家长要善于"察言观色",当孩子情绪有变化时,要帮助他们,特别在考试后,无论考得如何,都应该找孩子聊聊。应该重分析、重从考试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可与孩子一同分析考卷,发现问题。最后,可以鼓励孩子找老师弄懂,或请家教等等。
       
          信任的度不好把握,做得不好就变成放纵。如果家长对自己这方面没有把握,可以多跟孩子和老师交流。"信任"不等于不管或不必管,而是在信任的前提下,"管"得更细更有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10 1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五个切忌
       
          1、切忌期望过高。
       
          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喜欢把“至少要考520分”、“一定要上某某学校”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尤其临近大考,比如中考前,还有家长会提出过分的期望,其实到了中考之前,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您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2、切忌制造紧张空气。
       
          为了给孩子督战助阵,有些家长刻意制造出“一级战备”的考前状态,如请假在家做“专职后勤”,规定家里晚上绝不打开电视,规定孩子不准用手机不准玩电脑等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烦闷,“透不过气”来。另外,学校的老师或者家长都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在墙上挂上一个倒计时的表,每天让孩子看“距中考还有多少多少天”,其实家长们不妨想一想,这种行为类似于自己要去看牙医了,居然在家里贴上一个牌子,“距离看牙医还有30天”“距离看牙医还有29天”“距离看牙医还有28天”。。。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啊!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家长该干嘛就干嘛,关键的时候点播点播就行。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等,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10 14: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让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阶段,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一味责骂只会让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家长最好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4、切忌唠叨。
       
          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
       
          5、切忌攀比。
       
          有些家长还有一个误区,喜欢把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孩子一没做好就会说“你看,隔壁邻居的二姨的三舅的姑妈的孩子,多好多好,成绩多高多高”。这样的话是最伤孩子心的,而且一旦孩子反驳,家长还不好回答。
       
          五点建议
       
          1.平时可以看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了,老师留的练习题是否全都做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10 14: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尽量不要给孩子讲题或者对孩子的完成情况过多的评价,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2.给孩子选一、二本好的练习册。
       
          【注意】:1.教辅宜精不宜多2.平时练习,做会比做多重要。
       
          3.帮孩子收集期中、期末、一模、中考真题。
       
          4.初三伊始,跟孩子一起定一个目标校,不要等到志愿填报之前再准备,否则到了下学期要么在各个名校的中招会之间来回跑动,要么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思考,志愿填报失败。
       
          5.给孩子讲道理,摆事实,举例子。
       
          到了初三家长容易“强势”,孩子有时也会反抗激烈,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多点表扬,少点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讲道理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千万别说改怎样怎样,要注意结合现实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00:17 , Processed in 0.06532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