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
‘’ |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
|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
|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
括号④ |
()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破折号 |
──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
“呜──”火车开动了。 |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
──环境声学; |
──环境光学; |
──环境热学; |
──环境电磁学; |
──环境空气动力学。 |
省略号⑤ |
……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2、用于列举的省略。 |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连接号⑥ |
—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
间隔号 |
·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书名号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