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0

2012年南京中考作文题解读与思考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1 1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初见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心里的确有一些吃惊,因为乍看之下,感觉这个题目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很难下笔。《金陵晚报》上引用一位考生的话:“这个题目很文艺,这让不文艺的人怎么写?”的确,在今天,“文艺”的孩子实在太少了。但这个题目真的只是“文艺范儿”的“个人秀”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今年及以往几年的作文题,就会发现今年作文题所承袭的是几年来南京中考作文题的一贯思路——关注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价值。
          
          10年的“我做主”是呼唤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并能在生活中展现自我价值;11年“也是一堂语文课”则是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语文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显而易见,这几年的题目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关注生活,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独特的价值。我们可以将这一思想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语文”的思想同样体现在今年的作文命题中。
          
          要理解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确“旅行”的含义。旅行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这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寻找美、观察美、感受美。能够亲身感受山水之美是一件幸事,但在离家不远的公园中寻觅到春天的踪迹、秋日的灿烂不也是一次美丽的旅行吗?你能说,沈复在自家小院的“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的“神游”不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而著名的童书系列《神奇校车》更是将孩子们神奇的旅程带入了人体、蜂巢等平常的事物中。其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观察,并不一定非要我们离家万里。《中庸》中说:“譬如行远,必自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现之旅的开端就在我们身边。能够找到美、发现美,我们的旅行也就开始了。
          
          其次,为什么要带上一本书去旅行?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发现与观察更有厚度、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叙述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趣味,即使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他仍然可以与妻子养“活屏风”,泡“荷花茶”,苦中作乐,享受生活之趣。这就是书籍给我们的生活所增添的厚度,它可以引导我们去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被人忽略的美。郦道元并没到过《三峡》,但却能妙笔生花,用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三峡四季的风光,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却又清丽明晰的画面,共同组成了三峡旖旎的画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同样将百草园四季的景色一一呈现,并将不同的感觉结合在一起,使平凡的百草园变成了充满美丽梦想的“乐园”。用绚烂多彩的手法展现不同的画面,将之拼接成多彩的画卷,书籍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广度,它可以启发我们去展现生活中美的不同形态、不同角度,将平凡的美丽表现得多姿多彩。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鸢飞戾天者”“经伦世务者”的期待与劝诫,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对“欲界”众生的自得与骄傲,均体现出他们从美丽风景中悟出的人生境界。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圣贤可以从美丽的山水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书籍文章的启发感受到美丽风景背后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就是书籍所揭示的生活的深度,它可以帮助我们去体味美的内涵,感悟人生的意义。可以说,书籍是我们发现生活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是帮助我们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重要工具。
          
          因此,这个看似很难下笔的题目,实际上表现的仍是语文的基本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关注到生活中的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够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文化与自己对美的观察、发现的过程结合起来。这应当就是“生活语文”的基本概念,也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这个题目表现的是语文教学的“元气”。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而发现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之所以觉得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写作、阅读与生活往往是脱节的。语文的美被大量的“考点”所淹没,变成了冷冰冰的工具。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经常过多地强调各类写作技巧,却忽略了写作的目的。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失去了观察生活的能力,遇到这样“元气淋漓”的题目,自然“经不起”了。
          
          如果从语文的本质上来说,写作、阅读与生活原本应当是紧密联系的。因为语文的基础是语言,而将语言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升华就是文章。如果脱离了生活,语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在我们身边的老师中,就有不少人展现了将语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范例。上学期末,玄外的陈隽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次作文教学:他让学生们在校园内随意捡拾一片落叶,按照他的提示,看落叶、摸落叶、闻落叶以及尝落叶,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落叶的形态,并以此来表现他们眼中的秋天,从而在自然的过程中完成一篇美文。陈老师通过他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真正地展现出他们精彩的生活。这就是一次写作与生活结合的范例。受陈老师的启发,我在本学期也尝试让学生将诗歌赏析与他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我选取两首与春天有关的诗歌,让学生先还原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再用自己的话描写这一意境,再将这一意境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富有诗意的美。
          
          以此为基础,我觉得这篇作文的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立意上,学生应以展现他对生活中美的价值的发现为中心。对美的发现,可以是发现被人所忽略的美,也可以是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不同形态,或者是发现美的背后所蕴含的启示或哲理。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生本身就是一次大旅行,能在人生的旅程中发现真正的美,让美陪伴我们生命的历程也是一件幸事。总之,美是生活的价值,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应当是文章的核心。其次,明确了立意的核心后,选材的范围也就大大扩大了。我们的旅行并不一定需要奔走万里,自家的小园,美丽的校园,身边的公园也都可以成为我们描写的对象,只需我们表现出发现美的历程就可以了。而书则是这个历程的向导,引导着我们去找到那些被人忽视的美,或者发现隐藏在美背后令人深思的道理。书可以成为全文的线索,点明主题的关键。前文所述的对生活的厚度、广度与深度的体现都能以书为引导展现出来,学生可以阐述其中一点,也可以通过几本书表现几点内容,只需围绕我们的立意即可。第三,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本文仍然是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的。但在记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几点,旅行的重点是发现美,感受美,对这一过程应详细描写,而非写成一篇流水帐。并且,读书与旅行过程之间衔接非常重要,这是表现书籍对心灵的导引与升华的关键所在。当然,我觉得本文仍然写成一篇散文,通过较为自由的文体展现我们对美的认识,这是一种高尚生活情操的展现,也是对美好生活价值的完美阐述。当然,与前面所提到的有关人生的立意一样,这恐怕是大多数学生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中考后,我询问了几位我熟悉的学生,他们选择的书籍不同,但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以书为引导,为线索来贯穿全文。以此来看,今年的作文题是成功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导向——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17 16:00 , Processed in 0.08419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