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5|回复: 4

2014中考作文写作终极指南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1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中考网讯 中考在即,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了中考作文写作终极指南,希望能给各位考生提供帮助。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一:中考作文的开头技巧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一般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如1999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出现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作用。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抒情议论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11 14: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二:选材要在“独特”上下功夫
          
            1.独特的材料来自独特的经历。尽管中学生之间的生活差异较小,但每个人毕竟有一些与他人不尽相同的经历,选择这些“人无我有”的材料,那文章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写《记一次升旗仪式》,因为每个学校都是星期一升旗,升旗仪式又是程式化的,文章写出来往往千篇一律。但有一位同学力避其同,选择了他作为升旗手参加升旗的“那一次”,其感受就有别于其他同学,文章也就有了新意。还有位同学写他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的一次升旗仪式,因为不是每一个中学生都有机会去北京看升旗,这篇文章自然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注意。也是写老师,有一位同学在《老师,谢谢您》一文中力避俗套,写了这样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嗨!语文老师让你去办公室一趟。”这一喊声把我吓得一怔:怎么啦?我犯了什么错误吗?正在我搜索着近期所犯的诸种小错时,却已走到老师的门前,无奈地“笃笃”敲了两下门。“请进!”我推开门,屏气走了进去,老师从一堆作业本中探出头来,见我眉头一舒,笑着说:“听说你很喜欢写作文,是吗?上次作文你写得很不错,我想把它推荐到《语文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总要征求作者本人的意见嘛。”老师又埋头批改着作业,我心里“怦怦”直跳。天!我太高兴啦!我觉得脸上有点烫,便低下头,又使劲点了点头。老师便又递给我一沓稿纸和修改好的作文本说:“奴,拿着。明天上课时我去取,可别偷懒哦!”老师笑了,我又使劲点着头,蹦跳着走了出去。
          
            这个老师帮“我”推荐优秀作文的材料就很独特,也许这位老师也有诸如带病上课、不辞劳苦帮学生补课的事迹,但那些材料太普遍了,太缺乏个性了。而这个材料中的老师形象就给人以新鲜感,帮学生推荐优秀作文,不仅帮学生作了认真的修改,还要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老师递给“我”的一沓稿纸和“明天上课时我去取”的吩咐,又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体贴和细心;“老师从一堆作业本中探出头来”和“老师又埋头批改着作业”这两笔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充分表现了老师工作的认真和勤奋。由此可见,这则材料不仅独特,而且内涵丰富,老师的形象也非常丰满。
          
            2.独特的材料还来自独特的发现。人们常常称道作家能把“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
          
            譬如一个中考作文题是《我渴望》,这是个半命题作文,不少考生都局限在“渴望理解”、“渴望减轻学习负担”这些小圈子中,写来写去还是一己的苦恼。有一个同学独辟蹊径,一看到他的作文题,你的眼前就会为之一亮——《我渴望五环旗在中华大地上升腾》。申办奥运会是世界体坛的一件大事,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哪一个炎黄子孙不希望申办成功。报纸、广播、电视几乎天天在宣传,可有些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位同学捕捉住了这个材料,并化作了饱蘸感情的文字:
          
            当中国北京正式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有些外国人投来的是怀疑的,甚至是不屑的目光:中国也能举办奥运会?这片曾沦为半殖民地的土地上也能升腾起五环旗吗?真是笑话!作为中国人,我那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被深深刺痛了。为了一洗中华民族昨日的耻辱,为了一展中华民族今日的风采,我渴望,渴望着奥运五环旗在中华大地上升腾。
          
            另有一个同学又从热爱大自然的角度写他对草地的渴望。他先介绍了他家旁边的一块草地:
          
            我的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家所在的老楼旁边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还堆着一些工厂的钢板,草丛中横卧着一根树干般的大铁柱,一些小草从周围探头探脑地伸出来。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园。
          
            接着,作者以“儿时的春天是最美丽的”、“儿时的夏天是最高兴的”、“儿时的秋天是最甜蜜的”、“儿时的冬天是最快活的”为排比段的起句,叙写了草地给自己的童年带来的欢乐。就在读者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美好快乐的氛围中时,作者笔锋一转,写他失去草地的失落和痛苦:
          
            而现在呢?
          
            现在的那块地方,昔日的大草地,那给我带来欢乐的开心乐园,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在那块地皮上建起的塔楼和工厂。蝴蝶、花儿和鸟儿再也见不到踪影,连小蚂蚁都很难找到。以前的夜晚,总是听着“小夜曲”进入梦乡;现在的晚上,楼前的公路上不分昼夜地行驶着车辆,噪音吵得人头疼。一出家门,眼前只有大楼!大楼!
          
            望着这一切,我困惑了。照这样下去,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还能够懂得“大自然”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吗?
          
            这样一篇以环保为话题,表达一位少年热爱绿色自然的强烈愿望的作文与那些写渴望友情、写渴望成功的一般化作文比起来,显然因其见地独特而胜出一筹。
          
            3.独特的材料又来自独特的胆识。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有不少事情,人们是不敢入文的。中学生的作文更是四平八稳的,许多个人生活的秘密成为了日记本的专利。其实这其中就有很多独特的材料,就看你敢不敢写到文章当中去,特别是考场作文中去。譬如早恋现象,除了老师和家长在喋喋不休的担忧外,又有几个中学生敢于涉及这个话题?有一个中学生敢了,她在考场上写下了《我第一次接到男同学的信》,她在开头写道:
          
            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一定要大吃一惊,是的,我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写它的。
          
            一开头就交代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写它的”,说明小作者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才下这个决心的。看来,仅有独特的经历而没有独特的胆量仍不可能在选材上出新(收到约会信的难道仅有这一位考生?为什么只有这一个考生敢写出来?)。
          
            因为感受独特,笔下就真切细腻,请看文中关于看到信后的一段心理描写:
          
            刚看完两行,我的胸口就像堵了个棉团,喘不过气来,我紧闭双眼不敢抬头,用双手捂着发红的脸,只觉得天旋地转。……我将信揉掉,觉得浑身酸软无力,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没有亲身感受的人是绝对描写不出这样的心理,但作者既不是猎奇,也不是炫耀,而是以冷静的笔调叙写自己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的经过。作者在结尾处,忠告遇到类似事情的女同学:
          
            千万不要陷入漩涡,注意处理好这样的第一次,之后,你会获得圣洁的友谊。
          
            切莫忘记,感情固可贵,理智更可敬。
          
            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是一篇冲破初中作文“禁区”的好文章,说她思想境界高尚,感情纯洁无瑕。我以为,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中学生作文要受时间限制,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因此,在选材上也不可能花很多功夫。怎样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较为独特的材料呢?我们可采用一种“列举排同法”,即把你能想到的材料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列举在草稿纸上,然后比较分析,把凡是有可能与他人雷同的划去,留下最具有独特性的一个。
          
            假如你实在没有独特的经历,那就在现有的材料上琢磨一番,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当你找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那你就跨进了成功的大门了。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三:不同组材,两样效果
          
            记叙文在组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疏密有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详略得当的问题。譬如写一个人,必然要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如果每件事都作具体细致的描述,势必冗长,不仅时间和篇幅不允许,而且也会让读者生厌,如果件件都粗粗略述,那人物又不丰满。我们可采用详写一件,略写一件,再概写几件的方法,这样,就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了。
          
            2.大胆舍弃。在一般情况下,记叙文总要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可有的同学却有意略去其中的一个环节,文章反而更精练了。如有位同学写“我”与爸爸妈妈怄气、发脾气、使性子,终于得到一套新衣的经过。作者开笔就直接插入事情发展过程的叙述:
          
            我一脚踢开了房门,妈妈关心地问:“蒂儿,回来了?”真是明知故问!我径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大叫:“妈妈,衣服买了吗?”其实刚进门我就感觉到,衣服一定没有买。
          
            这个开头用一“踢”字单刀直入,至于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承诺买衣给“我”的则一概略去了。这样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逼”的氛围,于是逼得妈妈唯唯诺诺,逼得爸爸惭愧不安。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套新衣服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衣服是爸爸借钱买来的,“我”感到了无比歉疚。试想一下,如开头从买衣的起因絮絮道来,那文章能如此一气贯通吗?
          
            开头可省,结尾也同样可省。有位同学在一篇题为《在车夫的影响下》的作文中写他骑车撞倒了一位“阿婆”,本想一溜了之,这时,他的脑海中闪现出鲁迅笔下车夫的形象。文章结尾写道:“雨开始往下洒,我向阿婆走去……”这个结尾何等简洁!至于如何关心、护理阿婆的事已不是本文的重点。作者在此戛然而止,既突出了“影响”,又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3.自然过渡。要使文章前后浑然一体,就得注意上下文的过渡,这是文章组材不可忽视的问题。过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词,如“最”、“当然”、“不过”等。有的是一个单句;有的则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复句,如有位同学在他的《我和书的故事》中先写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攒钱买书的经历,后写了书对他书本知识的学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中间的过渡句是:“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它对我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也起了巨大的作用。”;还有的是以一个小段来起过渡作用,如有位同学在他的《读父亲》一文中先用一组排比句写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对“我”的关心和教育:“当我第一次摔倒时,父亲叫我自己爬起来,我从父亲那里读到做人要坚强;当我不屑一顾于桌上的饭菜时,父亲带我走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火柴的雪夜,让我领略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当我第一次背上书包走进学校时,父亲给我讲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要我加倍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就这样,在读父亲的过程中,我逐渐长大了。”但是,“我”并不是一直这样顺从父亲的,“我”也有过对父亲的误解和厌烦。怎样过渡到下一个层次呢?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过渡段:
          
            可是,当我认为自己已经长大的时候,自以为已经读懂了父亲这本书后,我对父亲产生了隔膜,我不再认真读透父亲的每一句话。然而,那一次却让我刻骨铭心地明白了我的无知和浅薄。
          
            有了这样一些过渡,文章就上下勾连浑然一体了。
          
            上面我们是从内容的角度谈了组材中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再从形式的角度谈谈怎样的组合方式更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
          
            1.倒叙设悬式。这种方式就是先把故事的结局置于文首或在开头设置一个悬念,目的都在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有篇题为《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
          
            残月在天的黎明似乎没有往日晓星隐没的诗情。淡淡的晨雾中,一个矇眬的身影沙沙地挪动。仅仅为了一个无从回答的难题,父亲“无情”地将我“逐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流浪”。我真不明白:有什么难题连老师和书本都无法帮我解决,而非得自己亲身感受才能领悟?
          
            这个开头留给读者很多疑惑:父亲给“我”出的到底是一道怎样的难题?这道难题为什么“连老师和书本都无法帮我解决”?父亲为什么要把“我”逐出家门来解这道难题?一连串的疑问正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促使他们要迫不及待地看个究竟。有了这样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2.标题串联式。这里所说的标题指的是小标题。用小标题串联全文,醒目而又别具一格。如有位同学写《生活中的发现》就用了三个小标题:“我被感动了”、“美就在身边”、“平凡也是美”。有的小标题设计还很别致,如有的同学用“喜”、“怒”、“哀”、“乐”四个字串联全文;有的则用标点符号为题,如“?”、“!”、“……”;还有的文章的小标题均由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出,自然而又巧妙。如有篇题为《我的欢乐与烦恼》的作文,第一个小标题“欢乐的文学梦”用“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欢乐也有烦恼,我仔细品味着——”引出,而第二个小标题“烦恼的情感小屋”则由“欢乐之余,也常常困扰于——”引出,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3.书信日记式。这是在不明确规定用书信和日记形式作文时采用的一种出奇制胜的方法。如有位学生在写《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作文时,就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的方式介绍了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语言显得亲切自然,传统题目写出了新意。还有的同学在写《难忘的初中生活》时,把所写的三件事分别融进于三篇日记之中,而三篇日记的日期又代表了初中三年,这就省去了许多过渡和交代,使文章更加简练。我们还看到有篇文章巧妙地以日记标题中气候的变化来暗示故事的发展变化,如“多云——多云转阴——雨——大雨——多云转晴”,这里的气候变化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令人拍案叫绝。
          
            4.以物为线式。天津有一年中考考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回忆》,有位考生便以“一片绿叶”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老师爱绿叶、讲绿叶的故事、赠绿叶书签等事件,歌颂了老师如绿叶似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始终扣住“绿叶”,以“叶”喻人,使文章格调高雅,耐人寻味。
          
            当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组材的方式也是因题而异的,如果为刻意求新而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偿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11 15: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四:追求真实——细节的生命
          
            1.真实,就是要切合人物。
          
            上海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曾讲过这样一个令他遗憾的故事:
          
            那是在他下乡插队感到孤独无援的时候,善良的乡里人知道他喜欢读书,就千方百计找来各种各样的书给他看。一个月光如水的秋夜,村里一个目不识丁的孤老太太给他送去了一本几十年前的旧皇历。他为此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为了表达对这位早已不在人世的老太太的怀念之情,他写了一篇题为《月光曲》的散文,并寄给了《羊城晚报》“花地”副刊。
          
            稿子刚寄出,一位极要好的朋友来访,他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月光曲》,谁知朋友却认为他太拘泥于真实,并进一步阐述道:“让这位老太太送一本毫无用处的旧皇历给你,这只能是一个笑话,而且毫无幽默感。读者甚至可以这样说,你这是在丑化这位善良的老人。”赵丽宏不服,但又未能驳倒他的朋友,反而根据朋友的意见修改了原稿,把老太太送去的旧皇历改成了《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并引用书中谢希逸《月赋》里的一段:“……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升清气之悠悠,降澄辉之霭霭……”借此来抒发他当时的心情。这似乎比第一稿增色了,于是,他连夜将修改稿补寄给了《羊城晚报》,不久,“花地”副刊便根据他的修改稿发表了。
          
            文章发表后,赵丽宏就感到隐隐约约的遗憾。他的几位朋友知道了这事也都怪他,《羊城晚报》的编辑听了这段经历,也为他遗憾。
          
            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的变换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大家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又要依赖于细节的真实。细节失了真,必然败坏整个艺术品。衡量细节是否真实的首要标准,就是看它与所写的人物是否切合。
          
            那位送书的是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她是无法分清旧皇历与《昭明文选》(即使她家中也有此书)的不同作用的。她送旧皇历是因为它是一本书,既然是书,那读书人就一定会喜欢,因此,这本旧皇历的价值不在其本身,它体现了一种美,一种真挚的美。谁会将这个细节当笑话看呢?然而,一旦换成了《昭明文选》那倒反成了笑话。因为那送书的老太太“住在一间空荡荡的小茅屋里”,又不识一字,她竟送来适合读书人口味的《昭明文选》,怎不令人生疑。当读者怀疑起细节的真实,那作品的感染力就必然受到影响,无怪乎赵丽宏要为之而遗憾。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切合人物身份切合人物性格的细节才是真实的。
          
            2.真实,就是要切合环境。
          
            作品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相吻合。上面那个老太太送旧皇历的时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那是一个书荒的时代,一个普通农家的孤寡老人又何来《昭明文选》?因此,细节的描写绝不能违背作品所表现的特定的社会环境。这使我想起了著名作家贾平凹早期所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冰炭》,这是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劳改农场生活的小说,其中一个犯人吃肉的细节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作者这样写道:
          
            犯人们将碗伸过来,眼睁睁看打饭人先用筷子夹了三片肉来,再用小勺舀了半碗油汤,便双手高捧,有性急的转身一刹那间,那肉汤一口吞了肚。要穿穿皮袄,不穿就赤净身子,他们讲究最痛快的享受,虽然这种享受时间非常短暂。有的则不同了,他们先是久久地端着,让过饱眼福,然后凑近鼻子,让嗅觉器官尽情享受,然后才那么小心地夹起一片肉来,在嘴里放了一会,吸着,舔着,夹过来,肉还是完整的,再高高举着,对着太阳看肉的黄的红的白的颜色。如此反复数遍,方才在一片的边沿轻轻咬下一点,慢慢让其嚼动,嚼着嚼着,并不见咽,但口里却什么也没有了。而余下的两片完整的肉和一片不完整的肉就是那么连续吃过十五天。
          
            这幅“吃肉图”把人对肉的渴望和珍惜之情写绝了。但是,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国民经济到了即将崩溃边缘的文化大革命末期(那时普通人很难吃到肉,何况犯人呢?);如果这个故事中的犯人们不是三片(而不是三块)肉能吃上十五天,那读者是不会相信“吃肉图”中的馋相的。由此可见,离开了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任何绝妙的细节也会失去其艺术的魅力。
          
            3.真实,就是要切合生活。
          
            要保证细节的真实,还要熟悉生活,目光敏锐地观察生活。否则,就会在我们的笔下出现违背生活常识的错误。
          
            武松打虎,这是千古传颂、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但是有人指出,武松打虎也有失真之处。著名文学评论家夏曾佑先生在他的《小说原理》一书中就作了这样的批评:
          
            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动物,腰长而软,若人力按其头,彼之四爪均可上攫,与牛不同也。若不信,可以一猫为虎之代表,以武松打虎之方法打之,则其事之能不能自见矣。
          
            若如夏先生所说,这个故事就永远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缺憾。难怪古人为了画老虎,在深山老林树上搭棚,日夜观察老虎的出没动静;有人为了画牛,就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从而看出牛与牛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此察微辨细的精神,所描写的细节,才不会违背生活的常理。
          
            其实,在现代有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失真的细节。著名作家黄秋耘在《谈谈细节的真实》中就举了这样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比如我在一部叙事诗中看到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女主人公刚刚分娩,孩子呱呱坠地,她马上就能够背负伤员,跋涉长途,逃避敌人的追捕。这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又如在一部长篇小说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一个女工人因救护公共财产受了重伤,被送进医院救治,她厂里的同伴们竟挤在手术台前,焦急地看着医生给她动手术。试问有哪一个现代化的医院会容许一群没有经过消毒措施的非医务人员去旁观手术的进行呢?
          
            作家们如此,在我们同学的作文里更是经常可见违背生活真实的细节。如:
          
            例一:
          
            每天吃过早饭,妈妈总要查找一些书籍,拿着教案,顺手戴上老花眼镜匆忙地上课去。
          
            例二:
          
            布满冰纹的玻璃窗,辉映着柔和的灯光。宛如一块块用银线绣成的碎花手帕。窗前,赵小军正埋头伏案,桌上药瓶边堆着一大堆书。他那圆圆的脸上,病容还未褪尽,两道浓厚的眉毛像一把锁,紧紧地关着,眼睛瞪得大大的,手在不停地写着。
          
            这两段文字都有不合生活逻辑的细节,例一中的“戴老花眼镜”有违常规,因为老花眼镜一般是看近处物体时用的,走路时一般不戴,而是带在身边备用的,可改为“顺手带上老花眼镜”。例二中既然玻璃窗“布满冰纹”,又下着大雪,窗内赵小军的神态怎么可能看得那么清楚?
          
            真实,确实是细节的生命,更是整部作品的生命。一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当读者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时,他就会对整部作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部作品也就在读者的心中打了大大的折扣。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多向生活请教,还要多向行家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11 15: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五:细节的神韵在典型化
          
            细节要真实,更要典型。典型化的细节,能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有助于描绘出典型环境,更有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
          
            说到细节的典型,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儒林外史》中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了。请看: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瞪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这真是一段神来之笔,这一个细节的成功得之于三个点的设计:第一个点是临死之前。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生命就要结束了,一切利害得失,即将化为乌有。于是,行恶的人,最后也许能说几句好话,甚至做两件善事;吝啬的人,最后也许能大方一下,甚至也施舍一点。而严监生临死之前还如此斤斤计较,足见其吝啬之至。第二个点是两根灯草。如果真如二侄子所说,还有两笔银子没交代明白,那还情有可原,可他关心的却是两根微不足道的灯草,一个人竟能为两根灯草咽不下气,还有什么细节能比这个细节更能表现一个人的吝啬和爱钱如命呢?第三个点是他的妻子。在他妻子发话之前,分别有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三个人作了推断和询问,均遭否定。因为这些人都是用常人的心态来做分析的。只有他妻子的判断得到认可。这说明只有与他朝夕相处的妻子对他的为人最为了解,这也说明了吝啬是严监生平生一贯的性格特点。一个细节能反映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特点,何其典型!
          
            又如魏巍《我的老师》笔下的老师“打”学生: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六:刻意反复——细节的强化
          
            如鲁迅《药》中写华老栓抖抖地按钱动作就出现了三次: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这三段细节描写,反复用“抖”和“按”的动作,有力地表现出华老栓紧张的心情和朴实善良的性格。
          
            说到细节的反复运用,人们特别欣赏俄国作家契诃夫《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身上那件大衣的描写,这也是一个细节反复运用产生特殊效果的典型范例。
          
            奥楚蔑洛夫的那件大衣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次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大衣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开头: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在这里,作者借大衣既向读者暗示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身份不同常人,又为下文写奥楚蔑洛夫用大衣耍滑头、掩饰其变色窘相作了铺垫。看到这件“大衣”,读者仿佛觉得一个威风凛凛、趾高气扬的警官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当时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颁发了一系列的警卫法令,豢养了一大批“鹰犬”——警察,这些鹰犬遍布全国,飞扬跋扈,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人民无不深恶痛绝,看到这位披着大衣的警官来了,人们不禁要捏一把汗——不知谁又要遭殃了。
          
            在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第一回合中,奥楚蔑洛夫开始不明白狗的主人是谁,用了许多肮脏的语言骂狗的主人,正在他叫嚷要“好好教训它一顿”的时候,人群里忽然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这对一向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警官无疑是一声惊雷,吓得他惊慌失措。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翻云覆雨呢?作者写了警官这样一段话:
          
            “席加洛夫?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这里,奥楚蔑洛夫借口天热脱大衣,是想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企图让人们忘记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借脱大衣的时间来考虑下一步如何变色。这是“大衣”在文中的第二次出现。
          
            在两次变色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怀着对耀武扬威于一时的警察的厌恶和憎恨,又让奥楚蔑洛夫继续变色的“表演”。在第三回合中,奥楚蔑洛夫刚刚听说狗不是将军家的,马上又摆着脸大骂狗“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不料,事情又起波折,随同他来的巡警猜测:“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人群里而且有人证实。这真是奇峰突起,奥楚蔑洛夫猛然陷入窘境,他只好再一次借助“大衣”: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这是“大衣”在文中的第三次出现。这时的“穿”和前面的“脱”目的一样,还是为了变色。从骂人到骂狗,从脱衣到穿衣,作者把这条见风使舵的变色龙献媚讨欢、趋炎附势的性格凸现了出来。
          
            文章最后一次写到“大衣”是在狗的主人真相大白之后: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这时的奥楚蔑洛夫反而对被咬者进行恐吓,然后“裹紧”大衣走了。这个“裹”的动作表明他有朝一日要惩治赫留金的决心。这条“变色龙”拍上是极尽媚态,压下是强施淫威。
          
            至此,奥楚蔑洛夫专横暴戾,随机应变,媚上欺下的变色龙性格借助于“大衣”这个细节的反复出现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以上三例,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个典型细节的反复出现,对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都起到了其他表现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强化作用。当然,反复并不等于重复,反复中要有变化,只有富有变化的反复才能更加丰富作品的内涵。
          
            细节本身无大小之分,但作用却有大小之别。有的细节,只牵涉某一局部,只有一种作用;有的细节牵涉到整体结构,既可以刻画人物,点染环境气氛,又能发展故事情节,可以起多种作用。当然,一个细节不能以作用多少来定优劣。只有一种用途,因为用得恰当,也有妙处。但多种用途而又带全局性的细节,更需要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把握,对题材的选择,对细节的提炼,因而也就更需要写作者独具匠心,有更高的写作技巧。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七:要留下一点空白
          
            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在写作时拿不准的就是不知道不该写什么,惟恐不尽、惟恐不明,结果文章冗长累赘,一览无余。难怪读后索然寡味。怎样才能使文章留下令人回味的余韵呢?讲究一点空白的艺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这方面,中外电影艺术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范例。
          
            曾获日本东京电影节大奖的我国影片《老井》就有一处空白的妙笔。
          
            如果依照原小说,影片的结尾应是表现老井村人得水后喝水的喜悦。可该片导演认为,这样的结尾太直太露,大大削弱了影片的力度。于是,他把结尾处处理成让一块记载着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石碑充满银幕。编导通过这块石碑省去了对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具体叙述,但观众却从这块石碑中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苦难的生存努力。一块石碑使艺术的悲壮美和历史的厚重感融为一体。据日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说,他们真正感受到震动的就是结尾这块石碑。
          
            还有些空白,它留给读者的并不是一种结局或一个结论,它是多维的,这样的空白其意蕴又较之前述更深了一层。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就属于这样的空白。小说围绕着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条线索,描写了主人公玛蒂尔德追求享受所导致的不幸遭遇。作者在写她为了赔偿朋友的一条钻石项链,债台高筑,历尽15年的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后,接着于结尾处点明原来丢失的项链是假的便戛然而终。今后玛蒂尔德是庆幸假项链使自己克服了爱慕虚荣从而更加勤俭朴素,还是用百倍的疯狂去报复生活对她的嘲弄?这些,作者都略而不谈留下空白,让读者的想象去驰骋,这样的结尾给人以悠然不尽的美感。
          
            其实,文章的空白又岂止在结尾,凡是可写可不写或读者可想而知的都在空白之列,有时不写可能比写更有魅力,正所谓此时无“字”胜有“字”,“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即是由此而来。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八:看准“火候”,收束适度
          
            有位同学写了篇题为《元旦前夕》的作文,记叙她在元旦前夕收到好友晓晖的一张价值三元钱的贺年卡,自己准备回赠一张早已买好的但只值一元钱的明信片。当她在回家的路上把这打算告诉邻居小燕时,受到小燕的奚落,说她“想用一元钱的明信片去换人家三元钱的贺年卡”,文章结尾写道:
          
            听了小燕的话,我站在那儿愣住了。
          
            良久,我才醒悟过来,胸前的围巾上已湿了一大片。我一步步向家挪去,脚步是那么沉重,心中似乎压了一块石头……
          
            这样写,文章似乎收束早了些。如果贺年卡是小燕送的,那么这个结尾是适时而有内涵的,它可启示人们去思考:同学间的友谊是不是靠金钱来维系和衡量的?可贺年卡是晓晖送的,她也和小燕同一观点吗?小作者告诉我说:“不!当我把明信片送给晓晖时,她挺高兴的。”我因势利导地说:“那你为什么不把这写进去呢?写了,小燕和晓晖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并非每个人都是用金钱来衡量友谊的。这样,文章的立意就高出原文一筹了。”后来,小作者在原文结尾处加了这样一段:
          
            我闷闷不乐地吃过午饭,慢慢向学校走去。脑子里杂乱不堪,我走了好久,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一个主意——请同桌的小敏代我把明信片送给晓晖。
          
            “小霞,太谢谢了,真漂亮!”晓晖扬着我送的明信片,走到我面前。她的真挚的微笑,使我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半晌,才叫出一声:“晓晖,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这个结尾处理得很细腻,也很有层次,既使文章的境界焕然一新,又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文章不到“火候”不可提前结尾,但到了“火候”也不能硬拖,否则,便成了“蛇足”。有位同学写《忘不了,那个晚上》,叙述自己因不尊重爷爷而被妈妈教育的经过,结尾写道:
          
            我的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望着妈妈,我使劲点了点头。夜,更加漆黑,我紧挨着妈妈,向家中走去……
          
            是的,这个夜晚令人难忘,它使我明白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尊敬和关心老人。
          
            这个结尾的最后一句显然是“蛇足”,它所揭示的主题在妈妈的教育中已经表达得很清楚,另外,文末“我的泪”“又涌了出来”,“我”使劲点头,“我紧挨着妈妈”回家的叙述,也都含蓄地说明了“我”心灵已受到触动,文章完全可以在“向家中走去”之后打住,不必再添一个“蛇足”。
          
            这样的毛病在学生的习作中屡见不鲜,不管是否必要,好像结尾不点一下题,不挑明一下中心,就不过瘾。
          
            结尾少了不行,多了不好,太露了更不好。茅盾先生曾告诫青年作家说:“不要把主题思想都摆出来,不要把所有的话都讲完,要留一些让读者去想。”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有位同学在一篇习作中借奶奶家的门槛由高到低的变化(粮食多了,往家里储粮,因门槛太高不方便,削掉一截门槛;添置了摩托,因门槛太高,进出不方便,又削掉一截门槛……),反映农民生活由穷到富的变化。文章以小见大,构思不错,但结尾却直奔主题:
          
            在回城的路上,我不禁浮想联翩,奶奶一家生活的变化,当前农村的巨变,不就从这门槛变迁上反映出来了吗?
          
            前文那样惨淡经营,结尾却裸露无遗,失去了诱人回味深思的魅力。后来,小作者按老师的指点,另写了一个颇为含蓄的结尾:
          
            “在回城的路上,我不禁又想起奶奶家的门槛,不知有如奶奶家门槛的农家是否也把高门槛拆了。我想,会的,肯定会的。”
          
            这个结尾紧扣“门槛”,但又不限于奶奶一家的门槛,习作拓开了一个新天地,比原结尾好多了。后来,这篇《奶奶家的门槛》在省级作文大赛中获了大奖。我想,若用原结尾,评委们也许不会如此垂青吧。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九:“画龙”必须学会“点睛”
          
            文章的点睛之笔一般是在篇末或接近篇末处,如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先写自己因曾被蜜蜂“蜇了一下”,就不大喜欢蜜蜂了。接着笔锋一转,由荔枝树写到荔枝蜜,再由荔枝蜜写到酿蜜的蜜蜂,通过养蜂员老梁的介绍,作者为蜜蜂不辞辛苦,也不计较什么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作者写道: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一段点睛之笔,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借赞美蜜蜂,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有一篇题为《起点》的作文,文章主体部分写“我”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帮下岗后又卖冰棍的妈妈守了一天摊的故事,文章末尾议论道: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起点。它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棍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这也是一段点睛之笔,它既点了题,又揭示了“起点”的内涵。文章也因此而丰厚起来。
          
            点睛之笔是否一定是在篇末呢?也不尽然。冰心老人的《小橘灯》,其中“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的点睛之笔就出现在篇中。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背影》的点睛之笔就冠于篇首。由此可见,点睛之处并无定法,可因文而异,只要能成为“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即可。
          
            但点睛之笔无论在何处,都必须与全文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里的“顾”、“注”即前后的照应。这句话告诉我们,点睛之笔是万军之统帅,全文都需环绕着它。
          
            如《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篇首的点睛之笔是任弼时同志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下文的带病工作、关心群众、坚持原则、生活朴素等事迹的叙述,无不与篇首的“睛”相顾。
          
            鲁迅的《一件小事》的点睛之笔是在篇中。文章前半部是把“我”和车夫放在鲜明的对比之中:车夫见撞了人便立住脚,而“我”则怕误了路催他“走你的吧”;车夫细心询问老人的伤势,而“我”则觉得“自讨苦吃”;车夫毫不踌躇地搀着老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而“我”却感到诧异。行文至此,“我”的渺小,车夫的崇高直注“点睛”之处,于是,作者写道: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接着,文章又写了“我”的凝滞、“我”的自责、“我”的痛苦、“我”的惭愧、“我”的自新,这些又都步步顾盼点睛之笔,使“睛”真正成了前后两个部分的聚光点,正应了“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杨朔散文《香山红叶》的点睛之笔又置于篇末。文章从开始就层层铺垫,不断暗示老向导与红叶的相似点,文势直注而下,最后终于揭示出主旨:
          
            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这是由衷的感慨,这是人民的赞歌,正是这点睛之笔,使全文顿时生辉。
          
            点睛除了位置必须恰当外,还有必要研究“睛”的语言表达方式。“睛”的语言应以简、精、深为总原则。简则简要明白;精则浓缩精练;深则深邃含蓄。具体地说,“睛”的语言表达可以有这样几种方式:
          
            其一,直抒感慨。这是点睛的主要表达方式,这种感慨大都含有哲理性,类似警句或格言。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简直是诗一样的警句。它既抨击了造成故乡贫困、萧条、落后的黑暗社会,又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斗争,去开辟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这种直抒感慨,或令人振奋、或叫人警戒、或引人深思,常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效。
          
            其二,借文中人物之口以显示主旨。老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就是借文中小成渝的话——“每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来赞美战斗在筑路第一线的工人们并揭示主题的。这要比作者站出来议论一番要生动自然得多。
          
            其三,引用诗文来升华主题。这种方式,常有巧夺天工之妙,主旨在不知不觉间显出。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引用陆游《闻武均州已复西京》诗中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来表达“神州人人学雷锋”的主题的。旧诗新用,言简意赅,意味无穷。
          
            如果我们在写作时,都能在“点睛”上花些功夫,那么,我们的文章也一定会像张僧繇点过睛的龙一样“飞动”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11 17: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十:中考作文如何临阵补救
          
            1.辗转腾挪。就是将原来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时间不够时,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习作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2.将错就错。在应考作文时,写了一半突然发现文章跑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重新再来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做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3.陈列提纲。留给大作文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4.填空后续。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没有时间让你冥思苦想。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一种对策。
          
            5.首尾呼应。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有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结尾可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也可用相关的议论来点题,再或简单地以抒情号召的方法来进行。抒情号召之时,一是最好不要唱过分的高调,二是要比论点更深刻些。
          
            以上所述是考试时应急处理作文的五种方法。不管怎么说,要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使作文仍能得到相应的好分数,关键在于要有临阵不慌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否则,上述方法也可能是用不上、用不好的。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 thread-2858370-1-1.html (344.68 KB, 下载次数: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4 16:32 , Processed in 0.09368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