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0

初中记叙文八讲之六——不是压缩是剪裁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8 2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阳中考网:中考记叙文学习重点讲解,介绍了厚积之后,我们再来谈谈薄发。
       
          对一个没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来说,没有东西可写固然苦恼,但太多东西可写其实也是一种困扰。如何把5000字的豆腐账变成800字的文章,就是薄发的全部课题。人们一般心理,都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资料,分列条目整理出来的豆腐账,每一条都是自己的心血,每一条都觉得意义非凡,难以割舍。于是就在所有材料中翻滚,为了尽可能多地把厚积的内容保存下来,他煞费苦心地缩写所有条目,把一整段的感受概括为一句话,把一大段的情节变成一两行……最后把5000字的豆腐账变成了一个800字的豆腐账大纲。
       
          但这不能算是薄发,这只能算是拖泥带水的压缩。是把5000字的泥塘缩水成800字的土块,5000字里蕴含的养分都被蒸发掉,只剩下800字干巴巴的概要。这绝不是我们说的薄发。我们说的薄发,不是压缩,而是剪裁,是大刀阔斧地剔除无用信息严丝合缝地编制有用情节的剪裁。说到剪裁,大家并不陌生,它几乎成了记叙文写作中的口头禅。但如何剪裁,剪裁大致有怎样的原则,大家却知之寥寥。大家只是泛泛地说,剪裁要围绕主题,服务于主题,但到底怎样才能服务主题,由谁来约束剪裁服务于主题,才是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技术问题。
       
          在十二节讨论思路的时候,我们说到思路的四个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是“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其实这个效果,就是用来约束剪裁为主题服务的。
       
          首先确立主题,先把明显和主题无关的情节剪掉,接下来再把和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裁下来放在一边,以备不时之需。
       
          剩下的就是那些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不能拿来直接用,我们得把它们模拟着披到主题的身上,去斟酌效果,通过若干组合测试,最后检验出最好的效果,然后开始真正的剪裁。以这个最好的效果为则,将原始材料重新修剪编织到一起。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密切围绕主题服务于主题的剪裁。换句话说,是效果引领着剪裁,一路追随着主题,编织出一篇优秀的文章的。
       
          为了直观地说明剪裁和效果的关系,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电影史上的著名实验,这个实验将电影引入了剪辑时代,开启了辉煌的新篇章。从电影的剪辑中,我们约略能看到剪裁的真谛与威力。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前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给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且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盆汤、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个小女孩做游戏的镜头并列剪辑在一起。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认为莫兹尤辛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悲伤及愉悦的感情,成功地诠释了人物的不同心理。但事实上,三个场景中用的是同一个莫兹尤辛面无表情的镜头。蒙太奇理论从此诞生了。
       
          一个面无表情的特写,与一盆汤裁剪到一起,造成了饥饿的效果。
       
          一个面无表情的特写,与一个棺材裁剪到一起,产生了悼亡的效果。
       
          一个面无表情的特写,与一个小女孩裁剪到一起,营造出温馨的效果。
       
          这就是效果的秘密,就是剪裁的真谛。
       
          事实上,这个手法实践中是反过来用的,首先有了对效果的要求,然后才有了相应的裁剪方式。所以是效果引领着剪裁,而不是用剪裁去发现效果。
       
          需要什么样的效果,就有什么样的剪裁;选择了怎样的主题,就需要相应的效果,剪裁也就要相应地调整。因此没有绝对无用的材料,只有对现在这个主题而言无用的材料。如果我们换了另一个主题,就需要另一种效果,那么,原本被剪掉的无用材料,可能一转眼就成了最有用的材料。
       
          所以材料剪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这大约算是剪裁的潜规则吧。
       
          这条潜规则对薄发意义不大,但对厚积却意义非凡,所有的材料都是宝贵的,所有的材料都必定适用于一个主题。所以当你不曾确定主题的时候,不要盲目提出剔除材料,还是事无巨细地把它们都收集起来吧。 thread-2643755-1-1.html (131.01 KB, 下载次数: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7 00:24 , Processed in 0.08465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