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2014沈阳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0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6月28日11时,中考第一科语文结束考试。走出考场的考生们面带笑容略显轻松。“听同学们说,语文题比较简单,答起来挺顺手。”沈阳市骨干教师、107中学语文组组长刘阳老师表 示,今年中考语文比较侧重基础知识。比如,有一道选择题是“字音字形”,这些字基本上都是初中六册书的书下注解。考生只要认真复习课本,答对没问题。 另外,文学常识的选择题也是一道常见的题型,问的是范仲淹的朝代,这对考生来说算是比较简单了。可见今年试题与书本结合比较紧密,侧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 察。
          刘阳老师介绍,今年中考《考试说明》明确表示,“默写”将涉及毛泽东的两首词和《乡愁》。在中考试题里,就考了一首毛泽东的词。 可 以说,考生应该是有准备,作答不难。此外,今年的阅读理解部分,现代文阅读的语段非常短小,文体特征特别明显,考生读起来感到很轻松,心理应该没压力。而 且现代文选择的文章内容与生活也很贴近,条理比较清晰。此外,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题目要求也特别明确。比如关于记述文的“赏析句子”,试题问的是从修辞的角 度来赏析,明确告诉学生赏析的角度。还有一道题问“下面的句子应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题明确告诉考生是两种说明方法。可以说,无形中也降低了试题的难 度。
          阅读理解的文言文部分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课内文言文,一篇是课外文言文。有考生反馈,课外文言文部分答起来不太顺手。刘阳老师认 为,每年文言文阅读部分都属于“拔高”试题,大概是试题易中难7:2:1比例中的“1”。平时教学中课外文言文就是难点,因此如果考生觉得有点难,也属正 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综合性探究”试题中,有一道试题涉及了沈阳元素。这道题是给出两段材料,一个是沈阳从古至今的名称变化, 另 一个是沈阳现代繁荣发展。要求考生回答两个问题,一题是“沈阳是一座__的城市”的填空题:另一题是对联题。对联上联大意为“昔日古都融古韵”,让考生对 下联。“对联这种形式,考生平时都练习过。”刘阳老师说,以往语文考题中涉及沈阳本土的情况还很少出现,考生们会感到耳目一新。
          今年中考作文题仍然是二选一。第一道是命题作文《心泉叮咚》,同时给出一段话:“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汪清泉,用心聆听,心泉激荡的声音,它可以很静很美……”
          第二道是话题作文。“恒久的中华美德浸润着我们的心录,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着我们的性情,良好的家风家训濡染着我们的言行。不知不觉中我们将这一切传承。”请以“传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两篇作文字数要求均为600至800字。
           语文考试结束后,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考生,发现选择《心泉叮咚》作答的更多一些。“考生可以结合给出的一小段话,选择比较擅长的记叙文 形式,可以谈及有关亲情、友情的事儿,也可以谈及自然美景、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均可,话题离考生的生活比较近,有话可说。”刘阳老师认为,选择第一道试题作 答,不易跑题。但是若想答高分,除了试卷整洁、书写工整之外,还要有新意,不能流于形式。所谓新意,包括结构上和选材上。选材上角度独特应是得分的亮点。 或者以内心独白、变化人称角度等形式,给人惊喜感。这样的作文容易拿到高分。
          “如果说作文第一道题目属于婉约风格,需要感情细腻的表 述,那么第二道话题作文则有一些豪放。”刘阳老师分析,“传承”这一话题,考生可以选择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文风上大气磅礴比较适合,这对于很多初中生 来说或许有点驾驭不了,也可能会出现文体不明的情况。如果考生有理有据,平时阅读量比较大,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相信会答出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0 03:36 , Processed in 0.07394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