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2

2012年中考备考:语文答题技巧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13: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考前准备
            考前:调整心态,浏览试卷: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考中心态调整注意事项: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二、考中
          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Ⅰ卷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5—24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三、答题策略
        基础部分:拼音方面、词语运用方面、成语辨析、病句辨析、标点符号运用
            拼音方面: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词语运用方面:
           (1)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2)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3)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4)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成语辨析题方面
           (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标点符号题或语言连贯题
            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
            (1)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
            (3)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
            (4)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5)引号之间用了顿号;
            (6)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3 14: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方面:说明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现代文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说明文阅读技巧
            (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再读选择题——再读一遍原文,读的时候要将选择题中的选择枝内容在原文中划出来。
            (3)解题。
            正常思路是:定位——核对——判断。
            解题时要将选择枝与原文作比较进行判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在题目中划出要求你回答的对象;
            (2)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所以要特别注意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故意夸大缩小,混淆先后,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等。
            2、文言文阅读技巧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文章内容。
            (2)再读原文,凭感觉进行理解。阅读过程中见到加点字时要到题目中进行理解。
            (3)解题。
             题目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先翻译每组中高中学过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3)性格表现题: 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张冠李戴这种错误。
            (4)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
            3、现代文阅读技巧
            先读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再读18—20题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先读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把握本诗重点。
            (2)再读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3)再读注解,寻找诗歌内容的线索。
            (4)通读全诗。通读时要特别注意每句至少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要发挥想象,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结合诗题、描述、议论、抒情推断这首写什么内容。
            (5)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3 14: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作文写作技巧
            1、审题:理解原材料与话题,根据原材料提炼观点。
            2、确定选材范围(教育、亲情、友情......)——确定文体(散文、杂文、议论文......) —— 拟写标题
            3、 写好开头。 切忌抄原材料。入题要快。要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入为主。
            4、主体段落有层次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每一段的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5、结尾。结尾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韵味。让改卷老师刮目相看。
            (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推荐阅读: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历年真题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大纲解读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考点分析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试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 21:45 , Processed in 0.0627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