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回复: 0

安徽2011中考语文作文应考指津(附考纲简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主要变化:

111_110520095038_1.jpg

111_110520095038_1.jpg


  2.1内容变化----段落描述调整:
  ?把去年编写说明中的目标放入二条目中
  ?把去年的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的考试要求层次放入二条目中
  2.2内容变化----语句措词调整:
  ?在考试目标的描述中: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程度(删去了“的提高程度”)。??在考试性质的描述中: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换为:考查)我省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在考试目标描述中:本纲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别用ABC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从语文积累、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运用四个方面,提出语文考试的具体内容要求,对考试要求层次和具体内容要求,分别(删去)表述如下:
  ?在D表达应用描述中: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添加)。
  ?在E欣赏评价描述中:欣赏评价指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这一过程中体现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改为:考查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阅读要求的描述中:6。知道简单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区别,发现(改为: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作出判断。
  ?在阅读要求的描述中:8。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改为:感受)。
  ?在写作要求的描述中:1。关注(改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3内容变化----课外读物调整:
  保留:《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
  《繁星?春水》《西游记》
  《水浒》《格列佛游记》
  《童年》
  增加:《伊索寓言》
  删去:《名人传》
  2。4内容变化----例证性试题调整:
  ?在语文积累中第一小题:下列标题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改为: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在语文积累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中:增加了在一段文字的提示中默写古诗句的题目。?在语文积累的古诗文默写中,增加了直接默写全诗的题目。
  ?在语文积累的名著考查中,增加了具体到了名著的细微情节。
  ?在阅读材料中,用《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替换了《百合献谁》,用《当语言死亡时》《冬虫夏草》替换了《从织布机到计算机》《南极无雪地区》,用《科学不怕挑战》《纯真与练达》替换了《习惯成自然》《谈永恒的书》。删去了《论语四则》
  ?在语文综合运用中用《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替换了《世界读书日》,用“语文学习调查表”替换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且表格项目细化。?在写作材料中,删去了一个重复的半命题形式题目“我在中得到快乐”,增加了一个阅读诗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例题样式:
  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不再屹立/垂下头颅/只为了让思想扬起/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
  ?参考试题不再是上年的中考试题样卷。
  从安排来看,这些变化正是这几年中考的方向,我们指导学生复习应当注意题型等细微的变化,以从考纲的不变中发现变化。
  二、2011年中考作文备考应考指津
  简要了解安徽省近五年的中考作文试题,或许你可以发现一些方向:
  2006年
  23.阅读下面寓言,写一篇作文。(55分)
  妈妈要出门,临走前叮嘱三岁的双胞胎孩子在卧室里玩游戏。由于窗户关着,阳光进不来,兄弟俩就商量说:“外面阳光多,我们扫一点儿来。”于是,兄弟俩拿着扫把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可等他们把簸箕抬进房间,簸箕里的阳光就没有了。扫了好几次,屋内还是没有阳光。妈妈回来了,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就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呀?”他们回答说:“房里没阳光,我们想扫点进来。”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友谊、理解、真诚……可是我们常常感到难以如愿。其实,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它们就会像阳光一样洒满我们的心房,照亮我们的生活。
  请以“敞开心扉”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提示和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7年
  19。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要求与提示”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8年
  19。请以“我在__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和要求”
  (1)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9年
  19。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0年
  19。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观察近五年安徽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
  年度命题形式
  2006材料+导语+话题
  2007直接命题
  2008限制型半命题
  2009直接命题
  2010提示性材料+半命题
  2011直接命题(样卷)
  在具体内容上,中考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或关注考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考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考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考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考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考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考生的独特感受……为考生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考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考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述,有助于考生写出能代表自己最高写作水平的作文。只要平时关注身边的生活,并勤于练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相信大多数考生会觉得作文不难。中考作文命题四大趋势
  贴近生活;真情实感;拓展思维;鼓励创新。真“情”表达,个性鲜明
  备考指导建议:
  分析作文评分标准,做到有的放矢;
  依题而做,真实表达(狠抓审题,倡导真诚);
  以真情动人,以个性创新(真情感、多个性);例文……。
  注重细节描写,把握精彩瞬间(形象化、细节化、质感与色彩,避免空泛)例文……
  扬长避短,自备利器(打造自己的最优秀作文);
  明确中考要求,优秀例文标尺(量身定做);
  因材施教,各备喜爱的范文若干(避免重复);
  熟悉各种题型,强化文体意识(不留盲区,不写四不像);
  做好心理疏导,自信超常发挥(驾轻就熟,自我激励);
  提醒规避雷区,搞好必要的形式主义(敏感话题、文面、分段等)
  安徽考纲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从内容(30分)和表达(25分)品评作文。考查学生考场作文“文章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感情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充实”和“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不好、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流畅”,每个等次有一定的差距。建议老师在做作文指导时分项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批阅标准并在考前作文训练中得以贯彻。学习作文评分标准,是切实把握中考作文有实际影响的关键。
  其次,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能够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能够说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能够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作文怎么复习,还可以围绕作文关键点和亮点,编制目标明确、训练过程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实现作文教学课程化;戴师初有言:“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其实告诉我们中考作文一定要有亮点,文章才能得高分。
  建议复习备考中考作文,可以进行适当的分项训练,譬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思路结构、语言训练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考场作文不等同于平时写作教学。最后用两位大家的作文言论结束本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叶圣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08:28 , Processed in 0.06235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