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四招“速”成高分中考作文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2006年—2010年中考作文变化,可以发现作文命题呈现如下特点与趋势:命题形式以命题、半命题为主,淡化话题作文。题目中大多隐含写作主体——“我”,命题隐含着哲理。题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注重学生的体验,都重视考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有“话”可说。
  再由中考阅卷作文失误点反观,笔者发现中考作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题目要醒目;2、开头要精彩;3、形式要新颖;4、段落要出彩;5、材料要新鲜;6、结构要完整;7、立意要新颖;8、语言要个性;9、结尾要点题;10、书写要工整。
  中考作文有四种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其中前三种类型,最终都要转化成命题作文。那么我们的考生在考场中作文如何“速”成呢?
  吹尽黄沙始见金——审题准确
  1。命题作文审题要问“为什么”“怎么样”。
  如:2007年《我们的心近了》,我们的心为什么近了?这样一问,行文就有了重点,也不会偏题了。我们的心怎么样了?“近了”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要表现出“不近”(不理解、不认识、反感等)到近——理解、认识、好感的变化过程。
  2。半命题或材料作文的补题拟题
  题好一半文,半命题作文补题,既要注意拟题的文学性也要审清题旨。
  如:2010“不会变的是”,如补写“那一缕清香”,“那一片绿叶”,就富有诗意。
  2008年《我在中得到快乐》。可以从人、事、情三点进行切割分析:文章必须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口吻组织全文,写“我”的经历、感悟、认识。人,作为得到“快乐”的主体必须是“我”。事,事件限制在所给的五个词及词组上,内容要切题必须在这五项内选择。情,“情”指向明确,即“快乐”。
  材料作文则要读懂材料意思,紧扣“主旨词”拟题,拟题也要注重文学性。(今年要特别留意这种作文类型)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立意标新二月花——选材独特
  选材要“严”,要独特。这一点对于一篇优秀作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我们的心近了》,写变化、写过程,是此文的写作重点,通过几件事、几个场面的叙述、描写,在对比之中突出变化,在变化之中展现过程。该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呢?
  1。别人不说的事。这要求我们能够贴近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新的变化。过去的“不以为然”,今天的“耳目一新”,都是我们“近了”的看点。
  2。别人常说的事。这就应该巧选观察角度,从不同的方向发现生活中的新的意义,告诉读者你的新发现与新认识。
  比如:我与动物、我与植物、我与阳光的心近了。
  2008年《我在中获得快乐》,此题要求写自己的经历、见闻、感悟、认识,这也就在选材方面给了限制。众所周知热点话题能吸引人的眼球,但要选择得当,要知道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当年许多考生在选材上盲目追求热点,写汶川地震,在文中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汶川地震的惨烈,然后结尾部分写自己捐款,在捐款中得到快乐,殊不知弄成了本末倒置,“痛苦”多而“快乐”少,这导致了“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的嫌疑。再说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还有一些考生转述第二手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开头结尾似乎就是一篇文章了。有的文章只做到了开头点题结尾点题,中心内容与主题毫无关系,这样的作文得分往往不会高。
  记得那年进入一、二类优秀作文的大部分都是写“阅读”、“倾听”方面内容的。而写“帮助别人、活动、做实验”的,进入一、二类作文的共同特点是:写出了自己真切的经历、感受,叙事一波三折。
  横看成岭侧成峰——构思精巧
  再短的文章都有精巧的构思。如:七年级上册的《蝉》,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由烦——病蝉小,叫得响——等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宽恕。
  而我们的学生考场作文常常是看过题目后,不怎么思考,就“下笔如有神”,这很大可能是:平铺直叙;语言不精练……故建议精心构思,草拟开头。
  构思精“巧”,材料上要安排好详略;记叙顺序上,可以打破时空,重新嫁接,考虑倒叙。比如初中教材中的《背影》、《风筝》就是很好的范例。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扣“古今中外”,安排好事例、名言以及叙、议关系。
  实例解析:题目:一枝一叶一世界
  1。记叙散文
  构思:并列结构
  从一枝一叶看出妈妈的爱心
  从一枝一叶看出妈妈的宽容
  从一枝一叶看出妈妈的责任心
  2。抒情散文
  构思:递进结构
  一枝一叶是什么;
  一枝一叶如何才能成为大世界;
  我愿成为一枝一叶。
  3。议论文
  构思:并列结构
  从一枝一叶看出包容的气度;
  从一枝一叶看出科学的淡泊;
  从一枝一叶看出孝心的传递;
  点题妙笔可生花——兼顾首尾
  一个好开头,当给疲倦状态的阅卷老师一股扑面的清风。
  开头要简洁、入题快、点题。文章开头简洁,入题加快,要有味有新意,力求文约意半,引人入胜。近年中考优秀作文的开头,虽写法各异,却都简洁明快,富于吸引力;或开门见山,点明题旨;或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或迂回逗趣,渲染铺垫,“凤头”往往能让阅卷老师在情感上萌生一种悦纳心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好感,激发阅读兴趣。
  精练有力的“豹尾”,足可使阅卷老师“驻足”、“回眸”不已。
  结尾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头,要扣题,要意味深长,深化主题等。或巧用修辞,文采斐然;或化用名言,深化主旨;或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或启迪人心,抒写激情。
  总之,要“有意味”。
  示例:(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16:10 , Processed in 0.0546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