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1

201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8)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言提速练习(8)
          《橘逾淮为枳》加点字解释A卷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    )(    )
          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
          3、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    )
          4、为 其来也,臣请 缚一人,过王而行(    )(    )(    )(    )(    )
          5、王曰:“何为者也?”(    )(    )
          6、王曰:“何坐?”曰:“坐盗。”(    )
          7、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
          8、缚者曷为者也?(    )(    )
          9、齐人固善盗乎?(    )(    )
          10、晏子避席对曰:(    )
          1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    )(    )(    )(    )(    )(    )
          1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    )
          1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    )(    )(    )(    )(    )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    )
          《橘逾淮为枳》句子翻译测试卷(B卷)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7、圣人非所与熙也。
          《橘逾淮为枳》阅读理解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24 00: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本文选自 。晏子,名 ,字平仲, 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 著称。
          2、本文记述了 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节) ,
          第二部分(3-6节) ,
          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 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 晏子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 ”为比喻,以反问句 指出 。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 《橘逾淮为枳》加点字解释A卷答案
          1.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出使)(代词。可译为“这”)
          2.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相当于“的”)(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3.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将要来)(使受耻辱;侮辱)(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
          4.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于,在)(代词。他)(请允许我做某事)(捆绑)(经过)(行走)
          5. 王曰:“何为者也?”(什么)(做)
          6.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7.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拜访,谒见)
          8.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做)
          9.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原本)(善于,擅长)
          5、 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
          6、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代词,这句话)(草木生长)(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变为,成为)(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代词。指橘和枳。)(果实)
          7、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此,这样)(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不同,不同的)
          8、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活着,生存)(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进入,与“出”相对)(莫非)(助词。相当于“的”)(使,让;致使)(善于,擅长)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同“嬉”,戏弄。)(取得,获得,招致)(辱)
          《橘逾淮为枳》句子翻译测试B卷答案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最擅长外交辞令的人。
          2、吾欲辱之,何以也?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啊。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
          7、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
          《橘逾淮为枳》阅读理解卷答案
          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善于辞令著称。
          2、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确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第二部分(3-6节),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目空一切,不把晏子放在眼里。晏自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以反问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机智善辩。
          编辑推荐:
          2012年中考生心理调节必备五大妙方
          中考生早餐吃得要像“皇帝”一样
          决战中考:数学必做压轴综合题(20道)
          中考物理:用马铃薯确定电池正负极
          近五年全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集锦(500篇)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及范文参考
          更多中考信息》》》新东方网中考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9 11:47 , Processed in 0.0621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