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中考文言提速练习(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言提速练习(2)
          《爱莲说》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水陆草木之花( )
          2、可爱者甚 蕃 可( ) 可爱 ( ) ( ) ( )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 ( ) ( )( )
          5、濯 清涟 而不妖( ) ( ) ( )( )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 ) ( ) ( )
          7、亭亭 净 植,可远观 而不可 亵玩 焉( ) ( ) ( ) ( ) ( )( )( )( )
          8、予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 ) ( )( )
          9、莲,花之 君子者也( )( )
          10、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 )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12、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 ( ) ( )
          编写要求:
          选择150字、6个虚词、课后注释以及在句子翻译过程中应该知晓的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通假字等。
          《爱莲说》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3 2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写要求:囊括所有的句子。
          《爱莲说》阅读理解卷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是宋代著名理学家( )托物言志的名文。“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或( )。
          2、分别写出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以( )和( )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 ),赞美( )。
          第二段以菊花的“( )”、牡丹的“( )”为比较对象,点明莲花“( )”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 )的生活态度。
          3、全文歌颂了君子“( )”的美德,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品格和对( )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编写要求:关注课后注释1以及《点击》中的阅读指南。
          关注朝代、作者、选自(名家名著)、段意、中心思想。
          《爱莲说》加点字解释卷A卷答案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相当于“的”)
          2、可爱者甚蕃( 值得 ) ( 值得喜爱 ) ( 很 ) ( 多 )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 ) ( 很 )
            相关推荐:
    2013中考全年规划_中考大事记
    2012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中考作文题目和满分作文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成绩查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5 12:10 , Processed in 0.05817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