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扁鹊见蔡桓公》
  学习要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
  3、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人物刻画传神生动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及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桓公()立有间()腠理()还走()汤熨()火齐()
  2、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选自《》,《》是家重要著作。 韩非,时期重要家,先秦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二、检查导入:
  1、导课。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听写词语。
  3、学生简介作者及其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教师补充:(1)、韩非,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述十万余言,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继承了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2)韩非的文章长于推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他与孟子、庄子、荀子并称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孤愤》、《五蠹》等。
  《韩非子》中常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明白易懂,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注意把握语气。
  2、读懂文意。要求: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解释翻译。
  (1)、解释下列词语:
  有间:腠理:将恐:居十日:
  益:不应:还走:故使人: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无请:索:遂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 00:16 , Processed in 0.064614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