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文言文点读--《王冕好学》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②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⑤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⑥映长明灯,琅琅达旦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⑧,冕小儿恬⑨若不见。
          [明]宋 濂《王冕传》
          【补充注释】
          ①摘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浙江浦江人。明太祖朱元璋称之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王冕,诸暨(位于浙江中部,暨读jì)人,明初著名画家,诗人。
          ②牧:放牧牲畜。
          ③辄:总是,常常,就。
          ④挞:用鞭子打。
          ⑤听,听凭,任凭。
          ⑥策:书本。
          ⑦达旦:到早晨,到天亮。
          ⑧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⑨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阅读点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王冕好学》,一个发愤苦读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那份执著,那份痴迷,那份勤苦,那份顽强,着实令人感动。因为心中装着一份神圣的向往,鞭挞不能扭转,佛寺的静寂、阴森与恐怖,佛像的狰狞更是不在意念之中。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读书只是富家子弟的特权,穷苦人家往往望洋兴叹。可是仍然有很多出身贫寒寒门的孩子如同王冕一样孜孜以求,矢志不移。于是,中华民族浩瀚的语汇中,便有了悬梁刺骨、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断齑画粥、程门立雪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勤勉者的故事,并让它为我们的人生强筋,壮骨,加油
          【设疑点要】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②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③儿痴如此。
          ④曷不听其所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②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三、我国古代有许多勤学的故事,诸如上文中提及的悬梁刺骨、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断齑画粥、程门立雪,你能说说它们说的是拿一个朝代的哪一个人物的故事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勤学的故事?(可借助于网络资源和工具书来完成)。
          四、中国古典诗词散文中,劝学励志的名句很多,你能说出多少?(课余请同学们登录因特网查询、收集)
          【参考答案】
          一、①偷偷地;②有人;③入迷、着迷;④同何,为什么。
          二、①孩子痴迷到这样的程度,为什么不由着他呢?②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恐怖。王冕虽然只是个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三、四:略
          【参考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还牵着牛来责怪踩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了些时候,王冕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靠着寺庙住了下来。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的长明灯诵读,高声诵读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 20:36 , Processed in 0.06152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