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语文常识---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和结晶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联又称对子、联对、联语、对句、对和联,是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组成。一般都张贴在门、厅堂及柱子上,根据位置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喜庆联和春联等等。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对联出现在公元965年。这年除夕,后蜀皇帝孟昶让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后来孟昶嫌辛题的词句不好,便自己题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纪晓岚认为,这就是中国最古的对联。照此说来,对联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情相应、平仄相对。写对联要讲平仄,重音韵,上联的末字多为仄声,下联的末字多为平声。但也要以意为句,不要以音害句,在严格讲究格律、音韵的情况下,也允许有一些变通。
          写对联,在遣词造句上要避免一般化,去掉俗套,要写得生动具体,既擢颖取新,又简洁浅显。要注意符合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情况,万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套;要恰到好处,题写赠联、挽联和喜庆联尤应如此。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和结晶,凡有中华民族群落聚居之处,必有对联相伴出现。方块字、音韵感,随机应变、涵盖丰富,雅俗共赏,这是对联的生命基础和发展源泉。
          对联是诗歌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内涵是绵绵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旧时的读书人,一入学就学对课,从二言、三言增至五言、七言,然后学习诗词歌赋,所以撰写起对联来,就往往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国对联还是一种遍布城乡住宅、名胜古迹及楼台亭阁的装饰艺术,古迹必有古色古香的联对,名胜更有家喻户晓的名联,真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张贴对联还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民俗。过年时家家贴春联,婚嫁、寿辰要贴红纸对联,丧事要贴白纸挽联,就连造屋、迁居、商店开业、作坊开工都要贴贺联。对联的广泛应用,既是一种文化普及活动,又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展览。
          对联,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21:45 , Processed in 0.0528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