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备战2013中考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押韵与平仄(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选择下面四个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4、排列下列四句诗的顺序,把诗句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下面一首诗的平仄。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得青年时代,我有一次惬意的江南之游。一个夏日的清晨,我登上了镇江的金山寺。长江浩浩从眼底流逝,我心中激动,却苦于无以形容。这时,眼前赫然跃出一副对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它带给我以极大的愉悦。它完成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最忠实、精彩的表达。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汉江临眺》诗中的句子。它把临江远眺的景色构成了一幅雄浑而淡远的画图:因为站在高处,眼前一派江流无遮拦,江水仿佛泻到了天地之外的空阔无边的去处;而极目所见的山色,也因极远而极淡,淡到了若有若无的境界。这时节,我感到了诗歌神奇的魅力。它仅仅用了十个字,便把如此伟大的气势,如此复杂的情致,而又如此准确细致地凝聚在一起。后来,我又不止一次地临江远眺,王维的这两句诗总在我内心感奋之际,及时地出来伴我,助我领略那幽微曲折的诗的境界。我不知道,究竟是诗帮助我更好地欣赏了自然界,还是自然界帮助我更好地欣赏了诗!
          也是那次远游,随后到了苏州。苏州的小巧玲珑的园林艺术,以建于城市而使人若置身山林为其特点。当我来到一座林园(忘了它的名字),那里树丛、流水,鸟鸣啁啾,蝉声盈耳。此时,我身憩一亭。亭上又有一联,也是前人的成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的欣喜简直无可言状。我感到,诗不仅能够把我们的生活感受表达得曲尽其妙,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在精神上创造出一个更为理想的境界。这些闲话,只是为了告诉你,能够理解并欣赏优美的诗歌,无疑将丰富我们的生活,久之,它将使我们的趣味变得更加高雅,心灵变得更加美好。
          并不是所有识字的人都能正确欣赏诗。即使是识字的人,想获得好的欣赏效果,也不能没有必要的训练和指导。我以为诗的欣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要弄通字面上的意义。对于诗歌欣赏,语言上的阻碍不仅发生在古典诗歌方面,可以说,不论古今中外诗歌都存在这种语言的障碍。因为诗的语言在文学品种中有其特别之处。例如前面引到的王维的那两句诗,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当别的文学作品用很详细的文字表达对象时,诗却只能以极少的文字来完成这一任务。它的原则就是以极简括体现丰富,因而"寓万于一"就是它的规律。这就造成了诗的欣赏的第一座难关──语言。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一幅对联给"我"极大的愉悦,它完成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最忠实、精彩的表达,为什么这么说呢?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的"诗歌使我们的趣味变得更加高雅,心灵变得更加美好"?
          (3)诗的原则就是以极简括体现丰富,"寓万于一",请同学们另举一例子来说明。
          参考答案
          1、B2、D3、A4、ACDB
          5、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6、(1)这两句诗真实地写出了作者临江远眺的景色:站在高处,眼前一派江流无遮拦,江水仿佛泻到了天地之外的空阔无边的去处;而极目所见的山色,也因极远而极淡,淡到了若有若无的境界。
          (2)诗不仅能够把我们的生活感受表达得曲尽其妙,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在精神上创造出一个更为理想的境界。
          (3)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 15:53 , Processed in 0.065097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