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B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C .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D .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彼不能守,终为我物②引以为流觞曲水B .①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①未若假之水道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D .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②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B .①不为穷通改节若此。②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C .①勿令西过。②多以微过得罪。D .①臣观其意,必自入关。②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崔浩反对阻截刘裕军队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劲躁之人,不顾后患。②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③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④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⑤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⑥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A .①③⑥ B .②③⑤C .①④⑥ D .②④⑥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顺应环境,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
B .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
C .崔浩不仅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而且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
D .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
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译文:
( 2 )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