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举隅:意蕴丰赡(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9 1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举隅:意蕴丰赡(二)
       
          (二)名题举隅
       
          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而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人的一生,可能平平淡淡,也可能轰轰烈烈,有过失败的考验,也有过成功的喜悦。爱与恨,悲与喜……恼爽皆过程。于是生命之美在于旅途中美丽的风景,在于坚强地走过坎坷,在于生命意义之真谛。
       
          请以"过程之美"为话题作文。
       
          要求:(l)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注意细节、思想健康;
       
          (3)字数在600字左右。
       
          --2010年贵州省毕节卷
       
          这是一道有提示语的话题作文。提示语从人生的角度对"起点"、"终点"的描述中引出"过程",无疑,是在激发考生的创作激情,便于考生从比较中寻求"过程之美"的特点及人生轨迹,从而找到写作的突破口。
       
          1、本题的关键是对"美"的理解,它不光考查考生审美的综合素质,还考查考生健康向上的思维品质。所以,考生在立意、选材方便要联系历史,思品等课程综合考虑,才能找到立意最便捷的突破口。本题在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不管用什么方式表达,议论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只能堆砌事实,无法提炼归纳主题。
       
          2、选材要真。材料不在大小,只要真,对它的内涵挖掘得深,生动感人,能触动读者的感情就是有用的材料。一般来讲,考场作文的选材,宜小不宜大。小材料收得拢,放得开,时间充分,可尽其发挥。时间紧,可迅速结尾,不至于造成龙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人所共知的材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内涵,用语意蕴丰赡,才能避免雷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16:57 , Processed in 0.04892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