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1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语文平时教学监控卷(八)(文言文阅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年级语文平时教学监控卷(八)(文言文阅读)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同学们: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徜徉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汲取精髓,陶冶情操,增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鱼我所欲也(1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5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完成下列1—5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是以: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4.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4分)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3分)
          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方法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完成下列1—5题
          1、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
          子云:“何陋之有?”
          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C.敌: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发: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3、翻译:(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4、简答(4分)
          ①文中强调人才的主观因素是: 。
          ②文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 。
          4.文中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3分)
          5.第四段为什么独立成段?(3分)
          公输(20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何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完成下列1—7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子墨子曰 ( )②愿借子杀之 ( )
          ③吾义固不杀人 ( )④不可谓知类 ( )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2分)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夫子何命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宋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2分)
          5.用原文回答:(4分)
          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22分)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完成下列1—6题
          1. 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平明之理(    )    ②论其刑赏(    )
          ③以遗陛下(    )    ④贞良死节(    )
          2. 解释下面的短语。(4分)
          ①作奸犯科: 。
          ②悉以咨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4 0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3. 翻译。(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4. 列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任选三个)(3分)
          。
          5.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四字短语。(4分)
          ①第一段作者提出了        的建议;②第二段作者作出了         ;
③第三段作者作出了           ;④第四段提出了        的建议
          6. 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在下边横线上说明理由。(3分)
          。
          陋室铭(2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完成下列1—7题
          1.解释①、②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给③、④加点的词注音。(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谈笑有鸿儒( )
          ③惟吾德馨(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3分)
          。
          5.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点明中心的两个字: 。(2分)
          6.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
          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3分)
          《爱莲说》(2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蕃 ( ) 濯 ( ) 亵 (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①香远益清 益: 。 ②陶后鲜有闻 鲜: 。
          ③宜乎众矣 宜: 。
          3、翻译:(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4、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 ______。(3分)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 ;
          (思想感情)答: 。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3分)
          答: 。
          7、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 。文中“莲”个形象给你什么启示?
          (5分)
          岳阳楼记 (25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而或长烟一空 或: 把酒临风 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
          2、选出词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  )(2分)
          A.而:感极而悲者矣 后天下之乐而乐
          B.若: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C.则:则有心旷神怡 则有去国怀乡
          D.然:满目潇然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 )(2分)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4.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岁中)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前句写无风时水面的月影,后句写微风时水面的月光)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句写狂风声音凄厉,后句写波浪来势凶猛)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前句写天空乌云密布,后句写湖面昏暗阴沉)
          5. 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
          D.两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阴一晴,都写得情景交融。
          6、翻译:(4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7、“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什么?(3分)
          。
          8、(甲)、(乙)两段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先 ,后 。两段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 的手法。(3分)
          9、表达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并结合自己谈谈感想: (3分)
          (八)
          《鱼我所欲也》1.苟且偷生因此 2.D 3.①、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②、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4.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5.舍生取义 君子慎其所处 比喻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B 2.D 3、略4.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5.这是警策之语,这样可以突出中心论点。
          《公输》1.①先生,对男子的遵称 ②第二人称代词,你 ③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④懂得,明白 2.B 3.①你有什么见教?②宋国有什么罪?4.对话描写
5.①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②请献十金。 6.吾义固不杀人 义不杀少而杀众 7.写墨子说服公输盘的过程。
          《出师表》1.①治;②罚;③给予;④坚贞 2.①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②都拿来问问他们; 3.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4.陟罚、臧否、异同、内外、大小、优劣、亲远、贤臣小人、兴隆倾颓 5.①严明赏罚;②内政安排;③军政安排;④亲贤远佞 6.第一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二三段为第四段张本。
          《陋室铭》1.①出名,闻名 ②品德高尚 ③xīn ④dú 2.B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
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5.何陋之有? 德馨。 6.C
7.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爱莲说》1、fán zhuó xiè 2、应当 少 副词,更 3、①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治
②(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衬托莲花的高洁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5、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6、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花之君子者也 略
          《岳阳楼记》答案:1、有时 持、执 曾经 既然这样,那么 2.D 3.B 4.C 5.B 6、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7、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物而悲的感情。 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8、描写 抒情 对比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9 01:58 , Processed in 0.0502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