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4 0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英国,路面减速装置是在1981年开始全面引入的。在伦敦就有近30000个传统减速路障,其他地区总和至少也超过了这个数目。而传统的减速路障成本价也在平均2000英镑左右。
(1)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说明绿色节能型减速路障的工作原理。
(2)联系上下文,请简要概括这种绿色节能型减速路障的特点。
(3)文章第3段画线句子中的“据估计”三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文中为什么要特意举西伦敦伊令理事会的例子?
6.【模拟题】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灭绝动物墓地
潘晓凌
北京,南海子麇鹿苑。
上百块墓碑逐一压倒,连成一百多米长的多米诺骨牌。那上面刻着的名字已经生疏:波兰原牛(1627)、福岛胡狼(1876)、南非斑驴(1883)……
括号中的年份是“墓主”的灭亡时间。它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按国际惯例,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未见活体,可视为灭绝。
正处舆论中心的华南虎刻在倒数第五块墓碑上,那块墓碑欲倒未倒。墓地设计者郭耕并不关心“周老虎”的真假,“野生华南虎生命在倒计时,谁也扭转不了,”他指着华南虎墓碑前的一溜名字说,“就像这些动物,它们告别地球时,一张照片都来不及留下。”
与动物打了20年交道的郭耕,频频赴西藏、青海、陕西等地,接回被缉私警察查获的野生动物。被解救的动物甚至包括老虎。无论它们在自然界如何称雄,也难防人布下的圈套。“获救时,它们要么蹄子被夹断,要么鼻眼间中弹,要么受内伤站立不稳。”郭耕说。
1998年,郭耕调入北京南海子麇鹿苑从事科普宣传工作。一年后,这名动物保护者开始筹建灭绝动物墓地,每年清明,很多人会来此扫墓——
渡渡鸟,生前为毛里求斯国鸟,后因人类杀戮及外种入侵,1680年灭绝;
新疆虎,因栖息地荒漠化急遽减少,1916年宣告灭绝;
普氏野马,19世纪末被大批贩卖出境,1960年代野外灭绝;
这些生前几无交情的生灵,如今并肩长眠。将墓地设计成多米诺骨牌造型,郭耕以此表现自然生存法则——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引起与其相邻的几十种动物相继灭绝。
这组多米诺骨牌的倒塌,犹如正在下坡的汽车,突然失去控制,朝未知一路狂飙。地质时代,鸟类平均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18世纪,鸟兽平均10年灭绝一种;19~20世纪中叶,鸟兽的灭亡时间表缩为一年一种。现今物种灭绝速度接近恐龙大灭绝时代。预计到2050年,将有37%的物种消失。
建起灭绝动物墓地后,每接到一个物种灭亡的报告,郭耕就开始推测,下一个墓碑将为谁而立。“墓地会越建越长,不知道糜鹿苑将来容不容得下!”
麇鹿苑占地近1000亩,位于北京南五环,是当年野生麇鹿灭绝的地方。1985年,流散欧洲的麇鹿被引回中国,又在这里安家。但这些奇兽和刻着它的名字的墓碑经常会被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骚扰。他们希望把这里变成别墅区或者高尔夫球场——在北京,1000亩地背后的利润不言而喻。所以,坚守这“最后的阵地”也是郭耕的工作之一。
而在墓碑末尾,一只水泥大手,止住“骨牌”继续倒塌。手背后竖立着袋鼠、树獭、鹤类等物种。“现在还有时间改变它们的命运。”郭耕说。
倒数第二块墓碑上则刻着“人类”。这曾经引来一些游客的不满,“人的数量那么庞大,以后还将越来越火,怎么会灭绝?!”一个老干部愤愤地质疑。郭耕反问:当金字塔的中部、底端逐一消失了,金字塔尖还复存在吗?
(1)压倒的墓碑和欲倒未倒的墓碑,分别象征着什么?能各举出文本以外的一个例子吗?
(2)将墓地设计成多米诺骨牌造型,有什么意义?
(3)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动物灭绝的原因有哪些?其中谁是罪魁祸首?
(4)“墓地会越建越长,不知道糜鹿苑将来容不容得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本中对此的一个例证。
(5)倒数第二块墓碑上则刻着“人类”。这预示着什么?对郭耕的此种做法,你满意还是不满意?并简述理由。
(6)阅读文中画线段落,并链接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链接材料:
①据国际刑警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野生动物走私金额高达150亿美元,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第三大暴利走私活动。
②据联合国保护组织统计,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0倍。
探究结论:
7.【热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没有水的生命奇迹
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只有少数生物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存活。
如果必须说出一种能够在地球上最恶劣和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那只能是骆驼了。骆驼可以仅用很少的水维持生存,可以忍受沙漠的酷热和严寒。
骆驼在不喝水的情况下能够存活的时间取决于吃到食物的多少、沙漠里白天和夜晚的温度、风的强弱以及它是在工作还是在休息。在撒哈拉沙漠,骆驼可以滴水不进地活好几天,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需要水,而是它们能从所吃的植物中得到水分。如果沙漠气温在30℃至35℃之间,骆驼可以两周不喝水。但当骆驼开始喝水时也没有人能阻止它,一次休息时它能喝106升水,如果给它一整天时间,它甚至能喝170升水,这个储量是普通汽车油箱储量的两倍多。
此外,骆驼的耐脱水能力非常强。人类如果丧失12%的水分就会死掉,但骆驼可以丧失40%的水分却没有生命危险。这是因为骆驼血细胞的椭圆形形状有利于血细胞的运动,可以使血液畅通流行而不至于阻塞或凝固。
骆驼可以说是一种超级动物,不过它和另一种生物——十字花科含生草属的耶利哥玫瑰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这是一种生长在摩洛哥和伊朗南部的典型的灰色小植物,植株高度很少超过15厘米,又被称作“复活草”。
耶利哥玫瑰在雨季之后会死亡变干,将茎叶卷曲成球状以保护种子并防止叶子过早散开。这些种子的生命力很强,可以保持休眠状态好几年。当遇到雨水时,叶球就会散开,种子发芽生长。另一种被称为“沙漠玫瑰”的美洲蕨类植物也被称为“复活草”,只要遇到一点点水,它就会复活并重现绿色。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从60年代开始对相关植物进行空气栽培,即完全在空气中栽培植物。植物被挂在一个房间里,每隔一段时间自动装置向房间里喷洒必要的营养和水分。这是最接近没有液态水生存的状态,因为这种栽培方式使植物必需的水分减少了98%,肥料减少了60%,并且不需要喷洒任何农药。
对低湿休眠生物基因的研究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大约半个世纪前,科学家证明地球上存在着少量动植物,它们可以完全变干而不会死亡,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年地保持这种状态,然后恢复其所有功能,就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新西兰科学家罗伊•丹尼尔提出,传统的生化理论“水是生命必需的成分”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以酶为例,酶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酶要发挥作用需要不少于其数量20%的水。但是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酶可以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这很可能说明水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必不可少。这种猜测为生物技术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他们开始进行新的反应试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成为生命必需的元素的,但现在科学家开始想象,生命的最初形式需要水仅仅是因为周围有水存在,而不是因为水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
(1)根据文章回答,为什么“人类如果丧失12%的水分就会死掉,但骆驼可以丧失40%的水分却没有生命危险”。
(2)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只有少数生物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存活”句中的“大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8.【名题】阅读下面类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据英国气象学会的长期观测,从最北苏格兰的阿贝丁到南英格兰的布里斯特耳,南北相距640公里,即6个纬度弱,11种花卉的开花期,南北迟早平均相差21天,即每一纬度相差3.7天。而且各种物候并不一致,如7月开花的桔梗,南北相差10天;而10月开花的常春藤,则相差至28天。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格曾海曼地方,纬度在意大利巴图亚之北4度6分;两地开花日期,春季只差8天,但夏季要差16天。换言之,即春季每一纬度相差不到2天,而夏季每一纬度可差4天。欧洲西北部的挪威,则每一纬度的差异,南北花期在4月要差4.3天,5月减至2.3天,6月又减至1.5天,到7月只差0.5天。由此可知南北花期,不但因地而异,而且因时季、月份而异。
②我国地处世界最大陆地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变迁剧烈。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殊;但到夏季,则又相差无几。如初春3月份平均温度,广州要比哈尔滨高出摄氏22度;但到盛夏7月,则两地平均温度只差摄氏4度而已。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多于平原,更使物候差异各处不同。在我国东南部,从广东沿海直至北纬26度的福州、赣州一带,南北相距5个纬度,物候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一个纬度相差竟达10天。在此区以北,情形比较复杂。
③北京、南京纬度相差7度强,在三四月间,桃李始花,先后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盛花时,南北物候相差只有9天或10天。主要原因就由于我国冬季南北温度相差很大,而夏季则相差很小。3月,南京平均温度尚比北京高摄氏3.6度,到4月则两地平均温度只差摄氏0.7度,5月则两地温度几乎相等。在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出来,至于丘陵、山岳地带,物候的差异自必更为复杂。
(节选自 竺可桢《物候学》)
(1)从总体上看,本节选部分说明的是物侯来临决定因素中的哪一因素?为本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三段共同围绕说明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从文段中摘抄出。
(3)②③段举例具体说明了我国复杂的物侯现象。阅读后概括回答形成原因是什么?
(4)同是列数字,作用或不尽相同。比较下列两组数字,就说明层次方面,指出其对说明物侯所起的不同作用。
①从最北苏格兰的阿贝丁到南英格兰的布里斯特耳,南北相距640公里,即6个纬度弱,11种花卉的开花期,南北迟早平均相差21天,即每一纬度相差3.7天。
②初春3月份平均温度,广州要比哈尔滨高出摄氏22度;但到盛夏7月,则两地平均温度只差摄氏4度而已。
(5)综合思考后回答,为什么在举例说明物侯现象时,总都是综合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6)下面现象包含着影响物侯来临的另一个因素,请进行探究。
《南京晨报》:今年以来南京不断出现气候异常的现象,梅花晚开半月,柳树也推迟发芽,候鸟也迟归一个星期,梅雨仅仅持续了3天,而知了居然提前一个月就叫了,荷花也提前了二十天盛开,到了五月中旬,天空居然下起了蝴蝶雨,铺天盖地的蝴蝶令到在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市民称从未见过。
①究因:
②结论:
9.【预测题】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用牙齿走路
钱国宏
①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体重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抛锚的坦克。
②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这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动物学家。
③当动物学家来到北极的冰雪世界,走近海象这一庞大种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些庞然大物竟然用嘴巴上长着的两只尖利的长牙钩住冰面,然后带动身体前行。
④在动物学家的印象中,这对长牙应该是海象攻击敌人时不可或缺的武器或是捕食的工具,谁知它们竟用它来攀登冰山、拖体前进!正是靠着这对长牙,海象们才能在冰面上 , , , 。
⑤动物学家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在远古,最初的海象也像海豚、海狗一样在岸上靠身体的冲力一耸一耸地向前爬行,因此,它们常常因行动迟缓而遭到攻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⑥进入北极圈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到处是冰雪。它们原有的行走方式行不通了,且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上度过,海象们就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这种“牙齿行走法”。
⑦世间有很多事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当我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时,开动脑筋,激活智慧,往往会“急中生智”而杀出一条匪夷所思的新路来。没有四肢,就用牙齿行走;缺少力气,就用智慧谋生……生活中的很多奇迹和成功,就是这样诞生的。
(1)依次填入第④段横线上的短语应是( )
A.翻山越岭 如履平地 行动自如 迅疾如风
B.迅疾如风 行动自如 如履平地 翻山越岭
C.如履平地 翻山越岭 迅疾如风 行动自如
D.行动自如 迅疾如风 翻山越岭 如履平地
(2)依据第⑤⑥段内容,下列不是促使海象别出心裁“发明”“牙齿行走法”原因的一项是( )
A.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冰上度过。
B.到处是严寒冰雪,环境发生了恶劣变化。
C.行动迟缓遭遇了新的敌手的攻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D.靠身体冲力一耸一耸向前爬行的行走方式无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完成了。
(3)第②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其作用是 。
(4)为引起议论,表达感悟,叙述部分围绕“用牙齿走路”介绍的内容有:
①海象身长体重,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形体和生活特征;
② ;
③ ;
④ 。
(5)第⑦段是全文的深化,也是作者的感悟。深刻感悟来自于对材料的深思熟虑和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从下列材料中选择一个,发表你的感悟(70字以内)。
材料一: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到容器中,它很轻松地就跳出来。但有人在容器上加一个玻璃盖后,跳蚤依旧一次一次地撞上去,又一次次地失败。十几次后,跳蚤变得聪明了,调整了自己的高度。几天过后,盖子被拿去了,跳蚤还是保持原来的跳跃高度,始终不能跳出。
材料二:一个小男孩拾到一只蛹,他想看看蝴蝶是如何孵化出来的。几天过后,蛹出现了裂缝,可不见蝴蝶出来。小男孩急了,把蛹剪开,蛹一下子冒了出来,蝴蝶翅膀还未长全,不久便死了。小男孩满脸不解。有人告诉他,蛹要经过一次次痛苦的挤压,才能磨砺翅膀,才能获得飞翔和生存的力量。
选择:
感悟:
10.【热题】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题。
高脂肪饮食会让我们又笨又懒?
袁志勇
①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喂食高脂肪食物9天后,大鼠体力急剧下降,并伴随认知能力的下降。
②“我们发现,从标准的低脂肪饮食换为高脂肪饮食后,大鼠的体能迅速下降”,该工 作的负责人Andrew Murray博士说:“仅仅9天后,在跑步机上它们只能跑出低脂肪饮食喂养 的老鼠(对照组)一半的路程。”
③高脂肪饮食,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诸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衰竭等问题。并且与长时间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但是,很少有人关注高脂肪饮食的短期影响。
④耐力取决于给肌肉提供的氧气以及肌肉燃烧能量的效率如何。不同的饮食诱导机体代 谢的变化是复杂的,但短期高脂肪饮食究竟会提高还是降低身体代谢机能这一问题一直存在 争议。
⑤研究人员将42只大鼠用仅含7.5%脂肪的饲料喂养。它们的耐力通过在跑步机上跑步时 间来测定,短期或“工作”记忆由一个迷宫任务来衡量。随后一半的大鼠换成含55%脂肪的 饲料喂养。经4天的新饮食适应期,5天后再比较低脂以及高脂饮食大鼠的耐力和认知能力。
⑥“7.5%的热量来自脂肪是一个脂肪含量相当低的饮食,就像人类只吃牛奶什锦早餐。 ”Murray博士说,“55%热量来自脂肪的饮食,并不比人类的标准高很多。食用垃圾食品就 与之接近。一些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减肥饮食中脂肪含量甚至高达60%。”
⑦高脂肪饮食的第5天,这些大鼠已经比那些仍低脂肪饮食的大鼠少跑了30%。第9天, 少跑了一半。高脂肪食物的大鼠在其后的迷宫任务中也常犯错误,这表明他们的认知能力受 到它们饮食习惯的影响。
⑧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高脂肪饮食诱导大鼠体内发生哪些代谢变化。他们发现在肌肉和心 脏细胞中一个特定的称作“解偶联蛋白”的蛋白质水平增加,它降低了心脏和肌肉的效率。 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大鼠为何在跑步机上运动能力下降。
⑨那些吃高脂肪食物并且不得不在跑步机上跑步的大鼠,9天后心脏显著增大,这表明 心脏不得不增加尺寸来为身体泵出更多的血液以给肌肉提供更多氧气。
⑩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大鼠身上完成的,但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人类身上进行类似的研究,观察 短期高脂肪饮食对运动和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小组组长Kieran Clarke教授说,“这表明 ,即使短期的高脂肪饮食也能显著影响基因表达、代谢和身体性能。通过适当的优化饮食, 我们应该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耐力并帮助代谢异常患者提升运动能力。”
(1)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可能”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第⑦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高脂肪饮食是否会让我们又笨又懒?
11.【模拟题】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第(1)—(5)题。
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
余家驹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①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奔驰SECcoupe、雷诺Twingo及马自达121等也都具备某种动物的神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