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练习题(带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醉翁亭记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辄( ) 暝( )伛偻( )( ) 山肴( )颓( )然 提携( )
          野蔌( ) 蔚( )然 泉香酒洌( )觥( )筹交错
          2.辨别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7分)
          (1)霏:A.日出而林霏开( ) B.若夫霪雨霏霏( )
          (2)归:A.云归而岩穴暝( )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C.吾谁与归( )
          (3)乎:A.颓然乎其间( )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20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野芳发而幽香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
          6.概括第② 段的内 容。(2分)
          7.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2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8.《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9.《岳阳楼记》第二段和《醉翁亭记》第二段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3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 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3分)
          课内外比较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 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1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2分)
          1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3分)
          21.醉翁亭记
          1.略2.略3.(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 4.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5.琅琊(山) 酿泉6.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7.《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8.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 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11.(1)跟从,随从 (2)第二年 (3)下雨12.(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13.关心人民疾苦(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 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14.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 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5 10:08 , Processed in 0.03911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