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初三语文诗词五首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 。
          (2)春潮带雨晚来急, 。
          (3) 黄梅时节家家雨, 。
          (4)有约不来过夜半, 。
          (5)知否?知否? 。
          (6) ,毕竟东流去。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字词。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4.《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 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阅读实践
          (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此诗选自 ,作者是 代的 。
          6.解释粗体字词的含义。
          (1)涕泪 (2)却看
          (3)漫卷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 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反复诵读,说说本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9.理解“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一诗 句的写作特色。
          参考答案
          1.(1)青春作伴好还乡(2)野渡无人舟自横(3)青草池塘处处蛙(4)闲散棋子落灯花(5)应是绿肥红瘦(6)青山遮不住
          2.(1)歌:歌唱。青春:春天。(2)怜:爱。(3)绿肥红瘦:枝叶繁茂,花儿凋零。(4)可怜:可惜。
          3.略。
          4.《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 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作者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5.《杜工部集》 唐 杜甫
          6.(1)眼泪。(2 )还、再。(3)随便。
          7.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 打了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可以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8.上阕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 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阕着重写作者南渡前在汴 梁过元宵佳节的 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9.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5 10:08 , Processed in 0.0415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