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含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试题
          (一、六单元合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呆滞(zhì) 焦灼(zhuó) 骸(hái)骨 沮丧(jǔ sànɡ)
          B.咳嗽(sòu) 戈(ɡē)壁 晕(yǜn)倒 自艾(ài)自怜
          C.蹂躏(lìn) 耷(dā)拉 绽(dìnɡ)放 沙砾(lì)
          D.厄(è)运 档(dǎnɡ)案 水渍(zhé) 粗糙(cào)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那蜂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
          B.我的哀伤消失无踪,我的精神重又鲜活振作!
          C.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还能好转,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D.每逢这个人对他勉强发出一种低声咕噜似的吆喝,它就无精打彩地龇着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赋》一文的主人公是骆驼,这一点可以从标题看出来。
          B.《夏之绝句》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
          C.《安妮日记》从一位犹太少女的视角,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热爱生命》一文是在讲述一位美国西部淘金者在荒野上与饥饿、严寒和野兽殊死搏斗,凭着坚强的意志赢得生命的故事。
          4.下列内容常出现在报纸、电视里,其中表述准确的一句是( ) (2分)
          A.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B.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
          C.由于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极大愤慨。
          D.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下决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pǐ)患者而不为也。 可爱者甚蕃(fàn)。
          B.迁客骚(sāo)人,多会于此。 陶后鲜(xiǎn)有闻。
          C.以光先帝遗(yí)德。 邻有短褐(hè)而欲窃之。
          D.所谓无雉兔鲋(fù)鱼者也。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
          6、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C.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
          7、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B.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是:这。丧:丢失,失去。)
          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故:故意。苦:使……受苦。)
          C.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侮:欺侮。借:依靠。)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谨慎:谨重小心。寄:托付。)
          9、下列各句中停顿处理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八月/秋高/ 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B.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10、文本解读。(4分,每空1分)
          ①《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所阐明的观点是:
          ,实践这个观点的历史人物有: (举出三人)。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言警句是:
          ,你的理由是:
          11、古诗默写:(3分)
          ⑴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⑵出师一表真名世, 。
          ⑶ ,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阅读(共45分)
          (一)(2006年河南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2-15题。(共10分)
          (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Ⅱ)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1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1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河北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18.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答 , 。
          19.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 。
          21.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
          2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分)
          答:
          (三)阅读《骆驼赋》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1954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
          一次,一个8个人的勘探小分队在大风中迷了路,他们走了六天,一峰饥渴难忍的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
          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给它点水吧,救救它吧。”
          队长姓葛,他望望乌孜别克族向导阿吉老人,老人望望仅剩下的两桶水,坚定地摇摇头。全队人都明白了,面向骆驼脱帽肃立。
          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着,一步、一步向勘探队走来……
          驼工再次跪倒在地,失声大哭:“救救它吧……”
          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震撼得落下了热泪,谁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
          葛队长急了,他仰天长叹一声,甩下一串热泪,从保卫人员肩上取下一支枪,冲天扫了一梭子子弹,大喊:“我的权力是战胜死亡,全队立即出发!”他的声音在戈壁滩的上空回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24 0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队伍出发了,谁也不敢回头再看一眼那峰骆驼。那峰不屈的骆驼站起来又倒下,倒下又站起来……
          傍晚,队伍终于找到据点,驼工顾不上吃饭,灌了一桶水,刚要走。阿吉老人拦住了他:“小伙子,不能去,会迷路的。”驼工说:“不会,有月光,我顺着驼印走……”
          驼工走了,再也没回来。
          后来,勘探队在一个叫“开特米里克”的地方找到了他。在盐碱滩上,他仰天长卧,已成为不朽的人,上衣撕开,裸露的胸膛上留下无数条深深的血迹,上衣兜里,只有5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
          “开特米里克”,蒙语为小山包。队员们在这个小山包上安葬了这位十八岁的年轻人。
          “开特米里克”,这个沙砾堆就的金灿灿的小山包,深情地包容了这位在青海油田死亡档案里记载的倒在勘探路上的第一个人。他叫范介民。
          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浩瀚: 。
          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全队人都明白了”一句中,大家明白了什么?(2分)
          。
          25.驼工灌了一桶水走了却再也没回来,原因可能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本文内容,请你为范介民写一份“个人简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文主人公是驼工,可标题为什么起名为《骆驼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0分)阅读《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完成28—32题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再见!”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的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油加利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国家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28.文章题目中“你们”指的是谁?用这种称谓有何好处?(2分)
          29.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2分)
          30.文中画横线句表达了这位母亲什么心理?(2分)
          31.体会文中画波纹句里“欢然”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32.从修辞句式的角度,用“……好,好在……”的句式,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2分)
          三、写作(50分)
          33.在非洲大草原,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使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A 2.A
          3.A(《骆驼赋》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从标题看,似乎骆驼是文章主人公,作者实则是重点在写有着骆驼品质一样的人——范介民,因此,文章主人公是范介民而不是骆驼。)
          4.D(A删“能否”,B在“使用”前加“不”,C删“由于”)
          5.A 6.C 7、B;8、B;9、D;
          10、①舍生取义;如;文天祥、岳飞、杨靖宇……;②“故天将……其所不能”;人在磨练中成长,战胜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事业;(言之成理均可)
          11、古诗默写(略)
          二、阅读
          (一)12.(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
          1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14.(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15.(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二)16. 北宋(宋代) 范仲淹
          17.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18.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9. ①边 ②迫近③一起 ④面对
          20.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21.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22.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三)23.浩瀚:广大。猝然:突然。
          24.剩下的水很少,是人的救命水,已经不可能给骆驼喝了,要队长答应驼工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25.①驼工迷路了②水都给骆驼喝了,自己渴死了。
          26.①范介民,②男,③河北人,④由内地至青海柴达木参加石油勘探工作,⑤任驼工。⑥工作仅一个月,⑦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身,⑧牺牲时年仅18岁。⑨他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⑩是为开发青海油田倒在勘探路上的第一个人,(11)是石油勘探工人的优秀代表。
          27.因为驼工具有骆驼那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28.社会、世界 显得自然亲切29.文章通过写一位母亲送孩子上学,反映了父母尤其是社会对教育孩子的责任是重大的 30.表达了她强烈的忧虑和焦虑的心理 31.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第一次独自去上学的新奇、喜悦的心情 32.如“比喻、排比”的运用;如“疑问句”的大量使用,引人思索,也使文章内容逐步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9 13:58 , Processed in 0.04750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