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2

初三语文下册《山水怡情》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 乃记之而 去岳阳楼记
          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⑵怀民亦未寝
          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8、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山岳潜形 ( ) (2)则有去国怀乡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24 0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3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4.文段~1~2运用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           两种情感。(2分)
          15.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2分)
          16.选文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念无与为乐者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
          18.翻译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1.2分C
          2.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
          3.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
          4.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5、①遂:于是,就 ②寝:睡觉 ③但: 只3分,每题1分)
          6、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
          7、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8、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9.⑴形体(形迹) ⑵离开 ⑶日光(阳光) ⑷探求(评分标准:4分。每词1分。)
          10.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评分标准: 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4 01: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评分标准:3分。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12、A
          1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14、对比、以物喜,以已悲。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17. 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9.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20.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6 06:51 , Processed in 0.06153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