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中考必背文言文《雁门太守行》测试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 -24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24.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3.(2分)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24.(4分)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
  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                         ,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的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3、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就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5、颈联中"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的刺客荆轲的《易水歌》。
  6、尾联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的燕昭王所筑,引用这个典故,作用是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7、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三)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一幅                 的战斗场面,勾勒出将士们      的勇雄形象。
  2.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下列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
  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
  B孤城将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趁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趁夜而至
  参考答案:1、悲壮惨烈,以死报国。2、诗人把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幅画面,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一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故答案是(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7 03:38 , Processed in 0.0547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