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回复: 2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初三语文上册杨修之死同步训练(附答案)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太原人。
          (2)作品: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描写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的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 《杨修之死
》即是后半回的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派兵攻打蜀国,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
,再败;又退至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写了杨修被杀的前因后果。
          3、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庖官( ) ②食讫( ) ③佯惊( ) ④伺查( )
          ⑤谮害( ) ⑥诈败( ) ⑦麾军( ) ⑧绰刀( )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适庖官进鸡汤( ) 数犯曹操之忌( )
          人皆不晓其意( ) 丕如其意( )
          植然其言( ) 但曹有问( )
          (3)翻译下列语句。
          ①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①《杨修之死》一文选自 (人名)的长篇小说 ,从文中看杨修被杀的直接原因是 。
          ②《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指的是 、 和 。其中过五关斩六将指的是 。
          ③《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__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_、过五关________、水淹________、败走________。
          ④《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城计
、挥泪________等。
          ⑤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__________。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
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4 0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4、中考试题
          【2012 黑龙江哈尔滨】下面名著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云——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
          B.阿廖沙——寄居外婆家(《童年》)
          C.武松——景阳冈打虎(《水浒传》)
          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二、能力提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上文中曹 操为何以“鸡肋”为夜间口号?你认为杨修是否猜中了曹的心意?
          2.杨修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全文看,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它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曹操的性格特征。
          三、中考链接
          阅读《忽略》一文,回答问题。 (12分)
          忽 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
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来的坚定与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
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0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
,旁边写了_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
          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文章开头和倒数第二段都描 写了同一景物,这样描写有何作用?(2分)
          2、对孩子的心理,作者作了多次描写,请填写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憧憬→ →补偿→
          3.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呀,真厉害,得了个满分。”
          你怎样理解母亲“看了看分数”这一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空空的”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小说的题目“忽略”?它的含意是什么?(3分)
          5、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孩子,现在让你对母亲说上几句话,你将会说些什么?(3分)
          【第18课】
          一、3.(1)páo qì yang sì zèn zhà huī chāo (2)恰好 屡次知晓,明白 按照 认为……是对的 只要
(3)①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②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③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④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4) ①罗贯中 《三国演义》 恃才放旷,为曹所忌 ②刘备 张飞 关羽 关羽
③关羽,走单骑、曹操、斩六将、七军、麦城④诸葛亮,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斩马谡等。⑤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⑥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4、A 二、1.“鸡肋”之意正与此时曹操的处境相似,猜中了。 2.恃才放旷的才子。 3.倒叙,引人人胜。4.奸诈多疑,虚伪冷酷。
三、1、开头的景物描写,衬托了孩子心目中美好的憧憬;结尾的景物描写,反衬了孩子内心的失落。(2分)
(2分)2、把孩子的心理变化用合适的词表达出来,意思对即可,如:憧憬→心痛→补偿→失落)(2分)3、 (1) “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却没说妈妈
看了看画,通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这位母亲对孩子情感的忽略,她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却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梦想与憧憬。(2)“空空的”表现孩子对小瓜苗的留恋的失落心情。4、双重意义:一是妈妈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妈妈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梦想与憧憬。(3分)5、要求:合乎情理,语言表达连贯即可得分。(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5 11:15 , Processed in 0.06213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