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回复: 2

初三语文上册重点训练测试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三课外文言文训练
          (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给文中加点字释义。
          A.戮(    ) B.俱(    ) C.惮(  ) D.族(     )
          2.《陈涉世家》中,“            ”句抒发了干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
     ”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3. 下列句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 (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4.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籍与叔父的相识相知。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二)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黄帝曰:“异哉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⑩。”小童辞⑾。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⑿?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ǐ)首⒀,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见:拜访。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④涂:同
“途”。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应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⑨非徒:不但,不只。⑩为天下:治理天下。⑾辞:谢绝。⑿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⒀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
          (三)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②病笃(dù)③。召④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⑤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人事⑥。若嗣(sì)子⑦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⑧。”亮涕泣曰:“臣敢竭⑨股肱(gōng)⑩之力,效~11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12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13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①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②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③病笃:病重。④召:召见。⑤谓:对……说。⑥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⑦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⑧君可自取:您可以取而代之,即自己做皇帝。⑨竭:用尽。⑩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11效:献出。~12敕:告诫,嘱咐。~13事:侍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4 0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1.翻译下列句子。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请用一个历来为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
          3、我们学过的《出师表》文中最能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思想感情的一句是
          4、《出师表》一文中有“深追先帝遗诏”句,请写出刘备给后主遗诏中的一句名言
          ,            。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四)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1)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
          2、翻译下列句子。(4)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4 01: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翻译。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六)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1、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 )A、游玩,游览 B、游历,游学 C、交往,交际
D、游走,游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衣服) B、公孙龙顾谓弟子曰(回头)
          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原本,原先) D、往说燕王(游说,劝说)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 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 D、给他弟子的书籍。
          4、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
          (七)废弈向学 [明]何良俊
          魏甄琛(人名)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做官),若读书,执烛即(那就)不敢辞,今乃(副词。却,竟然)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来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处所,地方),假(借)书研习,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日优(好,长进)。
          1.下面句中“日”作状语的一项是(   )
          A.颇以弈棋废日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闻见日优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或时睡顿,则杖之  B.其一犬坐于前  C.一鼓作气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翻译句子。颇以弈棋废日
          4.从废弈向学这件事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八)婆媳棋局
          [唐]李 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客舍;旅馆)。既灭烛,闻主人媪(老妇人)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认输)。”积薪暗记。明日覆(重摆,重演)其势,意思(用意、思路,这里指下子的方法。攻守的路子)皆所不及也。
          1.解释加点词。①自谓天下无敌    ②既灭烛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   )
          A.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B.气可以养而致 C.奉命于危难之间  D.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下面句中“数”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A.层层指数              B.石篑数为余言
          C.则凡数州之土壤           D.各言数十
          4.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腰白玉之环
          A.良夜难遣,可棋一局乎 B. 自谓天下无敌 C.明日覆其势 D.佳木秀而繁阴
          5.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发?用10字以内概括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16:11 , Processed in 0.05903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